懷孕之後究竟該如何補充維他命?維他命缺乏對胎兒會有哪些影響?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總是擔心自己是否吃得太少,又擔心自己是不是太晚才補充某些營養素,會因為趕不及 而影響胎兒成長發育。台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余依晏表示,一般來說,維他命指的是飲食中的維生素,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一般人只要維持均衡飲食,其實不太需要擔心維生素不足的問題。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孕期營養概念篇
懷孕初期沒補到也別擔心
余依晏營養師舉例說明,葉酸是懷孕初期很重要的營養素,足夠的葉酸能減少準媽媽出現貧血、倦怠、記憶衰退等症狀,並能預防一些重要的神經管缺損,例如脊柱裂或水腦等,足夠的葉酸也可以預防早產發生。因此,婦產科醫師多會建議準媽媽從懷孕初期就應該增加葉酸的攝取量。根據衛生署建議,懷孕婦女應比孕前增加200微克的葉酸。
但是,有些準媽媽因為月經週期比較不準時,等到確認自己懷孕時,已經是懷孕10週以後,這時再補充葉酸還來得及嗎?余依晏營養師說:「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的一種,深綠色蔬菜、黃豆製品、菠菜、蘆筍、鮭魚、肝臟、豬肉等食物中都含有葉酸,植物性食物的葉酸含量較高,只要飲食均衡,其實不太需要擔心葉酸不足的問題。」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三階段必須營養素這樣補
一般市售的綜合型維他命,除了維生素之外,也會包含有鈣、鐵、碘、鋅、鎂等礦物質營養素。準媽媽必須了解自己究竟需要加強哪些營養素,聰明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營養來源,免去心中的疑慮與不安。
根據衛生署建議,懷孕婦女須增加攝取量的維生素有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群(B1、B2、B6、B12)、葉酸等,礦物質鐵、碘、鎂、硒等,不同孕期的需求量大不相同,例如鐵質,在懷孕後期再加強補充即可;另外,準媽媽們很在意的鈣質,其實只要平常有喝牛奶習慣的女性,整個孕期並不需要刻意增加攝取量;而對胎兒腦神經發育有極大影響的葉酸,事實上,孕期三階段都應增加攝取量,並非只有懷孕初期需要加強補充而已。
營養均衡與適量要把握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補充維生素最好的來源仍然是天然飲食,余依晏營養師表示,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與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容易累積在體內,不易排出體外,包括有維生素A、D、E、K,從天然食物取得較不容易有過量累積在臟腑器官的問題。
此外,維生素B群、葉酸、C等都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需要每天補充;懷孕中期以後需增加300大卡熱量,人體所攝取的熱量增加,維生素B群的需求也必須跟著增加,以維持人體的正常代謝及吸收。從飲食中補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余依晏營養師說:「維生素C每日建議量110毫克,1顆拳頭大的芭樂,即可達到一天的建議攝取量。」
不過,選擇天然飲食作為孕期營養來源,也需要把握兩大原則:均衡及適量。她強調,選擇的食物必須多樣化,避免連續且長期吃同一類食物,可降低過敏體質被誘發的機會。
多吃鮮果‧少喝果汁
吃新鮮蔬果應避免打果汁或蔬菜汁,因為攪打成汁就容易有過量與營養流失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