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即將於2013年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上市櫃公司、興櫃公司與金融業無不付出許多心神與經費導入IFRS,因應財務報導的大變革。然而當公司辛辛苦苦將IFRS的財報編製完成揭露後,身為投資人的您,該如何閱讀IFRS版的財報?有哪些閱讀重點?
IFRS強調公允價值的觀念,然而臺灣公司在2013年轉換為IFRS因公允價值所帶來的衝擊,實際上卻少了許多。除了編製準則相當程度的限縮之外,主要需要以公允價值衡量的金融工具,也早在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發布時即開始適用,影響亦提早反應,因此原預計2013年公允價值所將造成的浪潮,應是平靜無波。
對散戶來說,財報內容還是很難讀懂,但公允價值對數字可能的大幅波動已因法令的限制下影響大為縮小,憑簡單數字做投資決策似乎不受影響;然而對會計有基礎認識的投資人,IFRS的財報卻是非常值得深讀,可以更加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
IFRS的主要改變
在財報的編製依據,從現行的會計準則(ROC GAAP)改為IFRS之後,有些是衡量方法的改變,例如原本是採成本法衡量,改為以公允價值衡量;有些則是分類或會計科目的名稱改變,例如外幣兌換損益本來在損益表中,是放在營業外的項目,而在改用IFRS之後,外幣兌換損益就改列為營業內的項目。前者會影響企業的損益結果,而後者對損益數字雖然不造成影響,但卻使財務報導的資訊內涵不同於以往。
例如前述的兌換損益,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梁益彰說明,在損益表中從營業外項目改為營業內項目,公司可選擇將兌換損益作為銷貨成本的一部分(將使毛利減少),或做為營業費用的一部分(不影響毛利),當臺灣的公司在毛利率保三保四掙扎時,臺幣對美元的兌換損益作為銷貨成本,將很有可能在臺幣大幅升值時瞬間吃掉大部分的毛利,或在大幅貶值時有很好的毛利表現。雖然公司的經營實質在採用IFRS之前後是相同的,報表最後的數字結果也可能改變不大,但如果財報的使用者沒有仔細看財報數字的組成,將可能將被數字誤導。
而ROC GAAP與IFRS之所以會有差異,是導因對財報數字產生的觀念不同。過去以美國會計準則為藍本的ROC GAAP,主要是從損益表的觀點出發-營收損益使資產的價值增減;在IFRS中,則是以資產負債表的觀點出發-資產與負債價值變動的結果產生損益。
上市櫃公司財報須符合財報編製準則與IFRS之規定,但2013年上市櫃、興櫃公司與部分金融機構所適用的IFRS並非最新規定,而是經過金管會認可、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翻譯的2010年IFRS版本,並且同時更要符合《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的規定。
為了更使企業了解以IFRS編製財報所呈現的內容,主管機關、證交所邀請五家公司,包括兆豐銀行、台積電、穎台、上緯與元大證券試編IFRS擬制性財報(註1),在財報編製的過程中,擬制性財報計畫的主持人之一的台北大學會計系教授張仲岳提到,此次試編的財報內容已經融合了產官學界的對IFRS財報內容呈現的期許與標準,以及實務上編製的可行性,可做為上市櫃公司財報編製參考範本,也是投資人提早了解IFRS財報長相最好的途徑。也因此,以下內容將從試編的財報中,列出IFRS財報內容與ROC GAAP實務上的主要差異,作為未來投資人閱讀IFRS財報之參考。但投資人要注意的是,2013年各公司實際的財報公布時,仍會因產業別、會計政策與重大性考量等差異,而有不盡相同的揭露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