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其演變與時俱進,時序進21世紀後,人類經濟、商業活動之「全球化」已經不可逆轉,成為趨勢潮流;同時,讓商業語言全面趨同,形成全球性的「語同文」-會計準則全球趨同,乃為必然。雖然如此,國際會計準則(IFRSs)在全球推廣過程中仍然面對諸多曲折,全球幾大經濟區塊中,美國與日本的經濟實力和所代表的會計準則話語權,不容被人忽視,美國和日本至今卻尚未同意與IFRSs同軌,至於中國和許多亞洲國家,雖然習慣於號稱「與IFRSs趨同、接軌」,其實際狀況究竟如何,則有待評估。
財報思維移轉 資產負債將重於損益
其實,會計本身的演變,許多部分皆無分IFRSs或美國會計準則(US GAAP),而有共同脈絡,財務報導重心由損益表轉移至資產負債表,就是明顯例子。無論美歐或全球各地皆然,投資人或債權銀行過去都重視企業的獲利情況,看重損益表和每股盈餘的表現。現在,投資人和債權銀行仍然看重損益表和企業獲利狀況,然而同時也瞭解到,企業損益其實是企業所作許多決策與交易的結果,而企業決策與交易,首先涉及資產負債的變動,亦即在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之間,資產負債項目之變動是因,損益表是果。表彰報表日財務狀況的資產負債表,及說明會計期間內財務狀況變動情形的現金流量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投資人與債權銀行愈來愈瞭解,必須配合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掌握企業現金流訊息,才能解釋、分析企業盈虧訊息的品質。
財務報表重心由損益表移轉至資產負債表的思維,也扭轉了企業經營策略與營運模式。臺灣企業經營傳統策略向來以成本競爭力出名,其實是一種損益表思維的營運模式。在損益表上,擠壓重要的成本、費用支出,例如工資、薪資、利息、折舊、水電等項目,在同業價格競爭激烈的情勢下,擠出微利來。
相對地,臺灣有少數企業如宏碁、宏達電等,則採資產負債表思維的營運模式,經由企業的策略與努力,在市場上創出品牌、商譽,也就能在資產負債表上增列商標、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項目來,即便在資產負債表上尚未明列其價值,但從股票市價與帳面價值比大於1的溢價現象,在股票市場上反應出企業的無形資產實際存在,資產負債表思維的營運模式為股東權益創造出鉅大價值。
公允價值攸關性佳 會計審計專業提高
資產負債表的貸方顯示企業資源(資金)的來源,為股東與債權人;借方則顯示企業擁有的資源配置與資產結構,企業的金主無論是股東或債權人,想瞭解企業所有資源、資產的現時價值資訊的需求,促成了會計資訊品質必須在具備可靠性的情況下,力求資訊攸關,也因此,資產方的重要區塊如金融資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以公允價值代替歷史成本,雖然歷史成本為過去的交易紀錄痕跡,其訊息可靠性較高,但會計思維進入21世紀後,代表報表日現值觀念其攸關性較佳。
公允價值在實務上面臨可靠性的考驗,有活絡市場的市場價格訊息為第一層級的公允價值資訊;大部分資產方項目無活絡市場,則採第二層級的公允價值(類比法)或第三層級的模型法,後兩類公允價值資訊主觀判斷性高,為確保資訊品質的可靠性,相關的會計審計專業門檻必須跟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