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歌手馬兆駿和太太在超市購物時突然昏倒,送醫不治;一年後,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和太太在木柵山區健行時突感不適,隨即失去意識,送醫急救5小時後宣告不治;一個多月前,配樂家史擷詠在台北中山堂後台心臟不適,來不及向觀眾謝幕就被送醫急救,雖然暫時恢復生命跡象,但沒再醒來,3天後辭世。
一切是那麼讓人措手不及。胸痛、心悸、喘氣、冒汗、頭暈、昏倒……,這些症狀在短短幾分鐘內發生,然後就天人永隔了。
其實類似不幸並非沒有機會挽回。「決戰點在現場,」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馬惠明說,在人倒下、失去意識的那一刻,如果旁人能馬上開始做心肺復甦術(簡稱CPR),配合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就能提升存活率。
衛生署估計,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發生到院前心臟停止,平均不到半小時就有一人因心臟停止而倒下;而在救護車配有AED施予心臟電擊,急救成功率從不到1%上升到5%;而AED普及的日本,當有人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停止,因為有AED,急救成功率也從7%大幅增加到38%。
衛生署將推動在公共場所裝設AED,將強制要求捷運、高鐵、火車站、機場、健身房、商場、大學校園等地在四年內完成裝設AED,也鼓勵民間企業租賃或購買AED、七成以上員工接受急救訓練。「把救護網往前推到民眾,在救護人員到達之前,急救就已經開始了,」馬惠明解釋。
有了器材,還要有懂得用它的人才能發揮功能。下面幾個問答,助你更了解AED。
Q.AED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能救命?
馬惠明指出,看來好端端的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很有可能是心臟的問題,而大部份是心室顫動造成的。
心室顫動就是心臟不規律亂跳、心律不整,接近顫抖,而不是正常的收縮、舒張,導致血液無法輸送到重要器官(例如造成腦部缺氧、損傷),最後心跳停止,導致死亡。心室顫動常是猝死的主因。
而AED的原理是利用電擊讓心臟先停止亂跳,再重新開始正常收縮跳動,恢復血液循環,有機會救回一命。
Q.AED適用哪些情況?如果不是心臟病也需要電擊嗎?
馬惠明說,當看到有人倒下,叫他、拍他都沒有反應、沒有呼吸或幾乎沒有呼吸(胸部沒有明顯起伏),就可以打119求救,然後馬上開始做CPR,接著使用AED,直到救護人員接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洪士奇強調,不是看到人昏迷不醒就直接用AED,應該要先做CPR,幫助心臟輸送血液及氧氣到身體各處,再用AED讓心臟恢復規律跳動,加強急救成效。
馬惠明說,AED的優點是會自動偵測病人的心跳,在15~20秒內判斷是否需要電擊,如果心臟已完全停止或正常跳動,電擊功能就不會啟動。「從使用經驗來看,AED的安全性達到99.9%,民眾不用擔心傷害到不需要電擊的病人。」
哪些人不需要電擊?比如中風也可能導致意識不清,但心跳不會馬上停止,或者中暑、血糖過低也可能昏沉無力,但並沒有心室顫動,AED就會判斷不需電擊。
不過馬惠明提醒,心臟病人剛倒下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抽動、瀕死呼吸,旁人如果以為他還會動就有生命跡象,或當成中暑昏厥,只是幫忙搧風、掐人中,而沒有立刻撥119、做CPR,錯失了前4分鐘的黃金急救期,等到人一直沒醒來才打119,就太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