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如何利用評鑑提升教師專業?

文/楊鎮宇    

邁向十二年國教時代,教學方向的調整,與教師能力的提升,是比入學方式更重要的「基礎建設」。在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的方案規劃中,就將「具備專業教學、多元評量能力的教師」,列為重要指標。





但一談起關乎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機制:「教師評鑑」,教師團體與家長代表總是站在對立的兩方。論戰一觸即發、煙硝四起,彷彿是不可觸碰的地雷。





經常討論的爭議在於,為什麼要給教師「打分數」?公信力與執行機制,誰來評?怎麼評?評完後怎麼處理?是「形成性評鑑」:針對教學過程做評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還是「總結性評鑑」:對教師做績效檢核,與考績密切相關?





在激辯的煙硝戰火中,有一股理性的力量,在體制內實驗、醞釀、發展。教育部從九十五學年度起,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不強迫」的方式鼓勵學校「主動」參與。六年來,老師參加人數從2,754人跳升至21,442人,成長近十倍;參加的學校數也由165所增加至1,028所,攀升六倍。而且有六十九所學校年年不放棄,持續六年參與教專評鑑試辦計畫。





參與試辦計畫的學校和老師,願意打開教室與學校的大門,把評鑑當成促進自己成長、建立專業尊嚴的積極動力。許多老師們從評鑑中得到了正向回饋、得到了自信;有些學校甚至因為加入評鑑的試辦,挽回了家長的信任,也挽回了日漸下滑的招生率。





如何利用評鑑提升教師專業?《親子天下》特別採訪參與試辦計畫的台北市內湖國中和高雄市前鎮國中,從他們的努力歷程中,或許能看到比爭吵更具建設性的可能。





----------------------------------------





台北市內湖國中





入班觀察,改變風氣





內湖國中從參與教專評鑑以來,老師參與率一直都維持在九成左右,是全國最積極參與評鑑的學校之一。老師為何願意「被評鑑」?成功關鍵是什麼?





內湖國中第一年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時,全校一○四位老師中,有九十三位老師參加評鑑。六年來,都維持在近九成的參與率,民國九十六年,全校參加評鑑人數,更居全國之冠。





高雄師範大學教授張新仁說,這六年間,內湖國中歷任了兩位校長,但是教師參與評鑑的比率仍然很高,表示校內已經形成風氣,不受行政人員更迭的影響。





成功關鍵1 參與評鑑前,先建立教學觀察的風氣





評鑑人員進入課堂的「教學觀察」,是推動教師評鑑最大的阻力之一。有些教師長年以教室為個人王國,認為教學觀察是質疑其專業,「入侵」了他們的領地。教育部試辦教專評鑑的第一年,部分學校甚至以DV攝影機拍攝來取代真人入班觀察,降低老師的排斥感。





內湖國中前任校長趙雅鈴上任時,緩慢而細緻的推動入班觀察,逐步轉變了風氣。





趙雅鈴校長親自入班觀察,並詳細記錄。現在擔任成淵高中校長的她,接受訪問時,翻出當年入班觀察的資料夾,厚厚一本,上頭寫著「談校長聽課—一位菜鳥校長的做法」,時間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裡頭每頁都是入班觀察的紀錄表。趙雅鈴說她的紀錄方法很簡單,一次擇一主題來觀察,例如學生笑的次數、老師在課堂上的走動路線。





一開始推動時,資深老師不一定買單,因此她從新進老師開始做起,並在聘任之初就議定,必須接受入班觀察。





入班觀察一陣子後,趙雅鈴與老師開會時,會不具名的公開讚揚某位老師的教學法。例如下課前十分鐘不講新進度,只複習此堂課的授課重點。有了公開場合的讚美經驗,趙雅鈴再提出入班觀察的邀請後,老師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等到九十五學年度參與教專評鑑時,內湖國中的老師們對「教學觀察」早已不陌生。





「入班觀察,對被觀察的老師來說,是種肯定,而不是批評,」數學老師陳欣怡笑說。有時導師坐教室後面,聽專任老師上課,聽笑話時,笑得比同學還大聲。





成功關鍵2 行政團隊能即時支援教師的需求





教專評鑑中,要求老師製作的「教學檔案」,常被批評為淪於形式的紙上作業,無助於提升教學專業。





為了回應質疑,行政團隊從每個老師製作的教學檔案中,彙整各種班級經營的手法,整理成一百則小撇步,印製給全校老師參考。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907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親子天下一年4期新訂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親子天下一年4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