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首波遞出了三十多萬份連署書並表態「選到底」,無疑,蔡陣營樂見,馬陣營憂心。
蔡陣營樂見到,甚至還傳言幫助宋楚瑜連署,邏輯上因其有利於蔡英文的當選,應該不假。縱使有此形勢,連署數距宋當初所期望之百萬份遠甚,足見宋的連署遭到了一定的困難。
不管如何,宋總算交出了越過門檻的數字,除非核實的結果使最後的數字低於二十五萬八千,否則宋當然會獲得參選資格。這場選戰將出現以下可能的結果:(一)宋不足以撼動馬的獲票,馬上蔡下;(二)宋拉扯了馬的獲票,馬宋落敗,蔡坐收漁利;(三)宋聲勢日增,大量吸票,搶過馬蔡,宣告當選。
由於選戰因而出現多種可能,使這場總統大選增添了熱鬧度與可看性,它牽動了未來政局的變化,亦導致各方加重矚目。但最後的結果如何,恐怕誰也無法準確預測。
既然馬、蔡、宋角逐大位之態勢已定,今後叫誰不要參選,或指控誰參選一定不對的說法,應當止息。過去以來這樣的聲音不斷,卻並無任何做法與作為加以免除,則繼續以舊話發揮,已毫無意義。
民主參選,人人有權;民主投票,人人有責。在中選會最後公布的名單確定之日,選民便唯有尊重每一個候選人的參選權利,並珍惜自己的一分責任,在這個名單中做出選擇。其他言語,皆屬多餘。
我們希望,每個選民根據自己的嚮往或感受,觀察聆聽候選人的表現與訴求,投下這場選舉更顯神聖的一票。
的確,這場選舉的每一票都比以往更顯神聖。有的要表達對現任者是否真心肯定,有的要表達是否真心希望失去政權的政黨重掌大任,有的要表達是否真心在兩個大黨之外尋找另闢蹊徑的機會。
可能,極大的可能,在選舉結果出現的那一天,最大的意義不在誰當選,而在落選者的得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