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1956年出生,大學念的是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卻在媒體、出版界打滾,他的大半人生,超過30年的歲月,交織著出版人、電影人、作家等多重身分,博覽群書而有精闢見解,因而贏得「趨勢專家」的美名。1997年詹宏志開始將觸角伸向網路,催生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隨時站在網路最新的趨勢浪頭上,全心投入造就「網路教父」的地位。
簡志宇,1981年出生,交大資工系畢業。大一時,為了練習寫程式而開發的BBS站台無名小站,意外大受網友歡迎,順勢轉型為結合網誌與相簿的社群網站,2005年正式商業化。時隔一年,當初他口中所說的「小玩具」,已成為台灣網路霸主雅虎奇摩願意出資7億元購併的龐大事業。
詹宏志和簡志宇,兩個截然不同的出身背景,卻是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指標人物。90年代,台灣網路產業開始萌芽,各領域的優秀人才開始探索網路的無限可能,紛紛帶著積累已久的專業,嘗試與新興的網路浪潮碰撞出火花。
時間邁入21世紀初,網路不再是陌生名詞,許多人甚至還未踏出校門,就能實現創業夢想。他們沒有深厚的管理能力與經營事業的想像,但卻擁有純熟的技術背景,以及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熱情。
新創一軍現身
而現在,台灣的網路創業已然來到第三個分水嶺,懂得經營事業、擁有技術專業,同時深知網路能有多少無窮潛力的創業家們,正努力寫下這個世代的歷史。長期關注網路創業的《數位時代》,在今年1月舉辦首次創業之星Neo Star評選後,又再度舉辦第二次選拔。我們從2008年以後成立的公司或推出的服務中,依照團隊的商業模式與未來潛力,挑選出30家創業之星,同時將在11月10日邀請這些入圍團隊,參加由《數位時代》舉辦的DEMO競賽。
在這30家創業之星中,我們發現不乏資深好手,紛紛加入網路創業的行列,開啟了網路新創的「一軍時代」。
這其中包含:曾在Google任職七年,員工編號第400號的工程師沈修平,帶領台灣軟體人才打造出國際化的雲端瀏覽器;精誠資訊前總經理陳宏守帶著精誠團隊,推出創新的線上影音廣告模式;有在矽谷創辦VPN(虛擬私有網路)軟體公司的張進鑫;也有日本軟體開發者篠原知隆,用40年寫軟體的功力,在台灣研發出人人都能快速上手的系統開發核心。
這些一軍的現身,對照國際創投風向雜誌《紅鯡魚》甫宣布的「亞洲科技100強」榜單,台灣團隊共有八家獲獎,創歷史新高紀錄,就能感受台灣網路圈蓬勃發展的生氣。在中國成立創新工廠的李開復認為,現在創業者有許多資源可利用,像是開放原始碼軟體、雲端服務、社群網站等,創業成本堪稱史上最低,造就一波波創業熱潮。
無名小站創辦人、現任CyberAgent Ventures執行副總林弘全觀察現在學校的育成中心,以往進駐的廠商普遍都是製造業、半導體等產業,現在卻有很大比例是做網路服務的團隊。的確,很多人投入育成、很多團隊冒出頭,網路創業的聲量確實變大了。
再多一點想像力
但在這些創業一軍豎立的典範背後,同時也須解決台灣其他新創團隊的隱憂。「育成中心比較像是讓大家體驗(experience)創業,但他們不是準備好(ready)去創業,」天使投資人鄭博仁直言,「台灣網路最缺早期投資者,如果把錢當做氧氣,這些團隊六個月後就沒有氧氣。很多人跳下水,可是沒有氧氣會害死他們。」
也因此團隊冒出頭,但究竟能不能吸引早期創投資金才是關鍵。外界常說因為台灣市場小,投資回報相對不大,因此阻礙創投意願,但林弘全認為這並不是全然的主因。
的確,若以台灣前50名網站來看,營收超過1億元的屈指可數,跟其他產業相比,網路的確算是「微型產業」。但若跟韓國相比,韓國網路市場規模、上網人口與台灣相去不遠,為什麼卻可以培養為數眾多的網路上市公司?
「你說市場小,但你可以做出1000多萬人(台灣網路上網人口)使用的服務嗎?這是創業者對商業想像空間不夠大,所以才畫地自限,」林弘全認為,在台灣急缺天使投資人機制的情況下,很多團隊還沒有撐到經濟規模時,就被逼著要去賺錢,「從養活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做出來的東西很容易格局較小。」
「台灣團隊執行和管理能力很強,善於搭橋,把服務從點子做到完成,」鄭博仁說:「但是缺乏想像力,常常我跟一百多個團隊談,想做的事情重複性非常高,因為能想的東西有限。」
這點看在今年參與美國DEMO Conference比賽,並獲得《紅鯡魚》評選為亞洲科技100強的Patisco.com創辦人鍾亦恆眼裡,感受特別明顯。他觀察,《紅鯡魚》的參賽團隊,很多都是營收已到一定規模的大公司。對比之下,美國DEMO團隊雖然不見得有商業模式,但因為整個產業氛圍使然,他們都有極度瘋狂的決心,一定要達到目標。
「台灣卻有產品做出來了,但是不知道商業模式在哪裡的感覺,好像只是實現創業夢想,」鍾亦恆認為,台灣團隊的才能與技術都不輸國外團隊,但卻輸在想得不夠大、不夠遠,「創業的決心跟態度差很多,創業就是頭要尖尖地去鑽,一定要達成每個環節。」
得到DEMO China創新之星肯定的盈科泛利創辦人羅子文也有同樣感覺。當時他曾到創新工廠,形容裡面的感覺就是「人頭竄動」,連在走廊都擺滿桌子,「中國團隊非常積極,永遠處於戰鬥狀態。台灣相對穩定或是沒有外來波動,看不到別的地方肉搏的程度,速度稍微慢一點,這是比較危險的地方。」
另一方面,除了投資制度外,台灣也需要各行業有經驗的人,在早期階段直接進入團隊,提供輔導機制。「在美國不但網路是產業,就連創業都是產業,」鍾亦恆表示,國外的育成中心不僅創投關注,就連律師、會計師、財務規劃等專業顧問也會一併導入,輔導團隊未來發展方向,「台灣若有這樣的生態圈,要吸引創投就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