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構和平環境 開展互助空間
馬英九總統或許沒有想到,他在「黃金十年」拋出的兩岸和平協議,竟然在支持和反對他的群眾當中,都引發了質疑和不滿。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表達不滿為了選舉,固不足為奇;而支持者提出質疑,卻也為了選舉,認為執政者不該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在一個敏感的時刻,拿一個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問題來「自找麻煩」。我們認為,雖然出發點不同,但上述兩方對和平協議做出的負面評價,都是拿自己的假定去做推論。
兩岸簽和平協議是馬蕭配在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提出的政見,並且成為國民黨的一項政綱;如今舊事重提,站在民主選舉的角度看,當然有其持續方面的正當性。何況,政府過去三年來在大陸政策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會讓馬總統更有信心地認為,透過和平協議使兩岸和平關係制度化的主張,因有利於台灣的生存和發展,故應該得到人民的高度支持。馬總統選擇這個時機,拋出這個主張,照理說不應受到質疑。
與二○○八年大選前的態度比較,民進黨此時此刻把和平協議視同毒蛇猛獸,當作箭靶來打,其動機倒是令人質疑。難道為了反對執政者採取與對岸改善關係的政策,就不惜放棄兩岸出現和平的任何願景?就反對簽署任何有助於台灣發展的兩岸協議?我們強調提出和平協議祇是一個願景,因為執政者至今並沒有端出牛肉,並未詳列協議的具體內容。在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就無的放矢,就欲加之罪。我們不知道反對和平協議者是在反對什麼?
三道防線 強調國際支持
為什麼馬總統把和平協議做為一個願景?因為,經過三年多來的施政檢驗,他主導的大陸政策,包括與對岸簽署的十多項協議,得到民眾的高度支持。這個成果讓馬總統體會到,所有真正「愛台灣」的人,都會「要和平」、「要發展」。進一步思考,如果未來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有助於和平與發展,實現這個願景應該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但符合台灣人民對和平與發展的期待,不能祇靠主觀意志的努力,而必須擁有客觀形勢的配合。
馬總統在提到與對岸改善關係的政策時,也強調台灣開展對外關係的重要,因此才有「和陸、親美、友日」的說法。今年五月十二日,馬總統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的一項視訊會議中,特別為我國國家安全戰略設了「三道防線」,其中除了「兩岸和解的制度化」外,其他兩道防線都和對外事務有關,即「強化台灣在國際發展上的貢獻」,以及「國防和外交的結合」。馬總統的國家安全戰略論述,突出了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處境。我們認為,和平與發展不但是當今世上主要潮流,並且是維護地區安全的穩定力量,因此,馬總統拋出的願景,定會得到美國和亞太地區國家的支持。
不祇發展 更是生存問題
落實和平協議,意味著兩岸必須經過一個和平協商的過程。因此,我們形容它的願景是要營造一個「共構和平」和「共同發展」的兩岸關係,並且希望建立一套規範,使這種關係能在「有序化」和「法制化」的狀態下向前推進。換言之,和平協議不會改變現狀,而是預防現狀被突如其來的各種「意外」所改變。它所規範的是一個階段性的兩岸關係,即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因此,和平協議並不涉及統獨的安排問題。
「共構和平」是指兩岸共同建構一個和平的環境,雙方應秉持「談判代替對抗」的原則,排除以武力做為解決爭端的辦法。「共同發展」是指兩岸共同開展互助合作的空間,使各項交流活動都能達成「互利共贏」的結果。如前所述,無論是「共構和平」或「共同發展」,都必須經過一個協商的過程。而過去兩岸交流互動的經驗顯示,祇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才有坐上談判桌的可能。民進黨反對「九二共識」,但不知能否提出與對岸打交道的可行替代辦法?
其實,面對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世界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紛紛思考與中共的相處之道。對於台灣而言,兩岸關係的重要性,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除非台灣決心自我封閉,否則難以置身事外。馬總統提出和平協議的願景,為台灣的生存和發展指出了一個民之所欲的方向。由於玆事體大,和平協議協商的對象是對岸當局;因此,在審酌推動兩岸商簽之前,才會提出「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的三項原則,以及許許多多的前提條件。雖然,對岸和國際社會也不見協議的具體內容,但對於馬總統提出兩岸和平的願景,還是給予高度肯定。理由很簡單,他們不願看到台海因兩岸的錯估或誤判,變成地區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因此,他們樂於見到兩岸和平關係的制度化。或許是旁觀者清,此時此刻,當境外人士耳聞台灣內部那些批判和平協議者的聲音,反而感到有些迷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