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食育新風潮/綠色消費‧溫柔革命

文/賓靜蓀    

十月第一個週一,風雨交加。新北市淡水與三芝交界處的中泰國小小朋友卻一點都不受影響,他們興奮的準備把夏天親手種植、收成的糯米,搗成麻糬。





個頭瘦小的義工媽媽陳惠雯,捧著大蒸鍋忙進忙出。在每人輪流搗十下的努力後,蒸熟的糯米愈來愈黏,變成溫溫的麻糬,沾著花生糖粉吃特別有嚼勁。看著嘻嘻哈哈用力搗第二鍋米的孩子,陳惠雯滿意的說:「他們一輩子不會忘記這一天,也不會忘記糯米的真正味道,這就夠了。」





中泰國小很幸運,有陳惠雯這位「永遠畢不了業的媽媽」。十年前她為了替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大女兒找尋乾淨食材,開始和先生自己下田種菜,遵循自然農法,徹底改變土質,不用農藥、化肥。他們打造的「幸福農莊」就位在中泰學區。四個孩子陸續就讀中泰,陳惠雯也透過帶領孩子們到田裡有機種植、親手烹調午餐,教導健康、正確的飲食觀念。





她堅信「食育比智育重要」。在這個被塑化劑嚇壞了的時刻,大家開始警覺,太多非天然食材和化學添加物,讓食物變成有害健康的美味陷阱;太多蔬果「只花一半時間長大」,失去原有的風味和營養。「很多人生病會去看醫生,那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吃進健康的食物?」陳惠雯堅持「只吃食物、不吃食品」的飲食原則,養出五個健康的孩子,她一再提醒,今天的父母更應該給孩子健康「活下來」又「活得好」的能力。













珍愛環境,從食育開始





食物引發的健康、環境思考早已是世界趨勢。日本更發展出完整的「食育」,讓飲食教育從小開始。





兒童健康攸關國力。由於大多數日本小學生討厭吃蔬菜、偏好肉食和油炸食物,導致營養不均衡,兒童患糖尿病、高血脂的比例十幾年來以倍數增加。日本官方在二○○五年公布「食育基本法」,宣示食育成為全民運動,並要求學校加入飲食教育課程,目的在讓孩子從小學會自我管理飲食生活的能力。《食育白皮書》更揭示:食育不僅是營養指南,還包括所有飲食相關的文化、知識、生活習慣、飲食安全。





推動食育的確改變了日本學童對食物的態度和習慣。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張瑋琦研究分析,六年來,日本孩童不吃早餐的比例降低,學校午餐採用在地食材的比例提高,孩子和農民的交流增加。種植、摘取、清洗和烹煮的體驗,幫助孩子完整了解從種子到餐桌的過程,「最大的收穫是每個孩子都變得喜歡吃青菜、懂得珍惜食物。」





和日本飲食習慣和隱憂都相似的台灣,也逐漸有同樣的覺醒。





愈來愈多學校投入農事課程。有的重闢某個荒廢已久的校園角落,或跟鄰近農民承租田地,讓孩子有踩在泥土地上、親手耕作的初體驗。學校也透過無農藥、不施肥的自然農法,慢慢導正學生的飲食觀念。而且許多農事課都已從單獨的「活動」成為「融入課程」。





擁有好山好水的宜蘭縣,再次率先推動中小學食育。宜蘭以縣政府的資源經費,整合在地社區大學、有機小農,推動全縣「在地食材推廣計畫」,第一階段有十九所中小學參加。明年起,將有更多學校加入,而且花蓮、台東也來取經,預備發展適合當地的食育計畫。





用「謝飯歌」培養珍惜的心





宜蘭縣冬山鄉慈心華德福中小學一向強調人與土地的關係。農耕,始終是貫徹其教育哲學的重要環節,農事課程也為食育教育做了最完整的示範。





所有的學習從接觸、體驗開始。





幼稚園到小二,有「散步課」。藉著走田埂,孩子認識周遭自然環境,觸摸野花野草,跟附近農夫聊天,將大自然烙印心中。





三年級透過「農耕課」來加強意志力。孩子要拿起鋤頭翻土整地、混牛糞、播種,農耕課老師湯譜士表示,藉此培養孩子「要流汗、出力氣、才有收成」的意志力。





四、五、六年級則有園藝課,每班認養花圃,負責照顧,延續三年級的農耕精神。





七~九年級開始種稻。中學部全體學生捲起褲管,在租來的水田,打赤腳「腳踏實地」的插秧;暑假收成後體驗曬米、碾米的過程;最後親手設計布袋,並且包裝、販賣自己種出來的「活力米」。





所有農事相關課程也融入藝術、手工、生物等內容,孩子將農事所學、田間管理,全部圖文並茂的書寫在「工作本」裡,做為延伸思考、回憶的依據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6633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親子天下一年4期新訂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親子天下一年4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