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機構種類多,減輕家屬負擔
(圖/常春月刊)
從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資料來看,到民國100年3月為止,台北市65歲以上罹患失智症的老人約有16,000位,但實際上申領失智症殘障手冊者卻只有3000多人。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家屬以為老年長者記憶力減退是正常老化現象,沒有認知到其實已經罹患失智症;也有一些家屬並不願意承認親人患病,或者是不捨得親人被貼上「失智標籤」,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所以不願意出面領取失智殘障手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系醫療部主任暨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指出,其實台北市這16,000名失智患者所影響的不只是16000個家庭而已,也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失智症發病後餘年短則5~9年,有些甚至可以延長到15年左右,冗長的病程,帶給患者及照顧者相當沈重的負擔,除了相關的醫療藥物負擔,為照顧病人,患者家屬往往無法正常工作,不事生產或產能減少,生活、經濟可能出現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家屬因壓力倍增,身心都出現負面影響。
提供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目前台灣各地適合照護失智症患者的的公私立機構還不算多,照護機構種類很多,各有不同,有24小時的長期照護機構、安養中心、老人養護所、護理之家等,也有居家護理所、日間照護的失智照護中心或失智症日間病房等。究竟這些失智照護中心的功能為何?能提供哪些服務?什麼樣狀況的失智患者,適合住進長期照護的相關機構?
談及失智照護中心的功能,首先要了解失智症患者的狀況。所謂的失智症只是一種統稱,造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退化性失智症,例如阿茲海默症等,約占60%;可能是腦中風或頭部外傷,造成智能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可能是腦瘤、腦膜炎後遺症或水腦症所導致;可能是血液問題,或是肝不好、腎不好,或是代謝功能不好;也可能原因不明。
而根據甄瑞興7月中出席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阿茲海默症會議,有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其腦部的退化,早在發病前10~15年己開始,現在科技上也有辦法讓阿茲海默症早10~15年診斷出來,只是病人有這個需要嗎?
如果單純只是記憶力的輕微減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能照顧自己,就國際的標準而言,並不能認定是失智症,而可能只是輕度智能障礙;若是記憶力減退,造成足以影響日常生活自理問題,才是定義上的「失智症候群」。
談到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甄瑞興表示,因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不一、過程互異,結果也會迥然不同,治療與照顧的方式更會因而有異。例如因嚴重頭部外傷或腦中風導致的失智症患者,病人可能馬上臥床、行動困難;若是正常腦壓水腦症不開刀,則可能2~3年之後也得臥床。
其中,頭部外傷、腫瘤、水腦症等,可藉由開刀處理與改善;中風仰賴平日的妥善預防,也能避免再中風惡化;唯有退化性失智的阿茲海默症,無法以手術或藥物根治,但病人卻每天到處走動,隨時可能走失。因此,如何使病程緩慢退化,及如何照顧家中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並能夠讓他有一個尊嚴的晚年生活,至為重要。
有助照護計畫的擬定
雖然失智症的起因並不相同,但有許多相似的徵兆,家中老人若是出現記憶力喪失、忘東忘西、重複發問、人格改變,或是判斷力變差、抽象思考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等,可能是罹患失智症的早期表現。
隨著時間增加,病患的智能程度繼續下降,記憶力由時常遺忘影響日常生活,漸漸變成無法認得新事物,只記得很熟的事情,例如經常忘記已經吃過飯等。有效的早期診斷出失智症,並針對病患的臨床表現加以有效的分級、分類,將直接有助於醫療照護計畫的擬定與提供。
根據調查,平常比較不動腦的人,年長之後罹患老人失智症的比例,是那些經常動腦的人的3倍,而玩樂器、做運動、猜謎、拼圖遊戲、讀書或是玩益智遊戲,都有助於預防老人失智症。
尤其對於一些早期失智的病患而言,他們日常生活的時間觀念不清,常會白天睡覺而晚上起來,日夜顛倒造成家屬照顧者很大的困擾。甄瑞興建議,若是白天能鼓勵他們前往日間照護中心或日間病房等機構,與病友們一起打打麻將,或從事其他需要動腦的活動,消耗一些體力,好讓晚上更容易入睡,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只要能夠讓腦筋多活動,能讓腦力激盪、訓練,對於預防或延緩腦力退化就有幫助。
訓練課程,延緩腦力退化
維持生活的正常化,對改善失智患者的生活品質是重要的一環。一般日間照護中心或日間病房能提供患者各種學習與訓練課程,就像白天到學校去上課一樣,對早、中期輕度失智患者來說,晚上能回家與家人共處,享受家庭生活,患者白天開心與其他老人一起活動,接受動腦訓練,而負責照護的家人,也可以趁機去辦自己的事或去逛街、參與休閒,感到疲累不堪的家屬,便能因此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
通常,日間照護中心或日間病房會開設所謂的「瑞智學堂」等訓練課程與活動,讓患者能在學堂裡接受各項學習治療訓練,像是認知、藝術、音樂、懷舊以及一些活動性的知能訓練等,讓失智患者得以藉由各式動腦的訓練,延緩腦力的退化。
當然,針對這些早中期失智患者除了行為治療之外,也需要提供藥物治療。雖然到目前為止,阿茲海默症並不能用藥物根治,但針對憂鬱症狀或有妄想、幻覺、急躁不安情況者,宜由相關臨床醫師適時提供抗憂鬱、抗精神症狀的藥物,不只是用於緩和患者的情緒,使得患者比較容易被照顧,更重要的,也能因而減輕了家屬的照顧壓力。
教育、協助患者家屬
早期輕、中度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比起後期重度患者的照護更為困難。甄瑞興指出,輕、中度失智症患者,不像中風或偏癱患者不太能動,而是會到處趴趴走的,而且約有30~50%可能會有妄想、幻覺、急躁不安或睡眠、飲食問題出現。患者走失的可能性高,對照顧患者的家屬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根據國外統計,高達25%需要照顧失智患者的家屬本身,也會因此患有憂鬱症。
今年6月間才赴瑞典參訪與考察,甄瑞興表示,依照瑞典的經驗,針對早期失智患者,仍以留在家中接受家屬照顧為主,非不得已才會選擇送往機構養護,而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與統計發現,約有80%以上早中期失智症病患均在家中接受照顧,只有20%被送往養護機構。
若是負責在家照顧患者的家屬,能對失智症照護技巧有所熟識,將有助家屬照顧壓力的減輕,因此,家屬照護技巧訓練教育課程的推動,也是目前失智照護中心在提供失智照護之外的重點。
根據美國神經學學會指出,日間照護中心、家屬訓練課程與家屬團體協助這三者,對於早、中期失智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患者來說,家屬愛心的照顧更勝於專業醫護人員的照護,因此,經由訓練課程使家屬了解患者的妄想、幻覺或異常的行為是因為生病所致,並透過專業社工、營養師、精神科醫師或神經內科醫師的教導,使家屬更懂得如何照顧患者,如何提供患者所需的營養食物,再加上擁有豐富照顧經驗家屬團體的經驗傳承,以及家屬們彼此相互的行動與精神支援,自然更能促使失智患者獲得有尊嚴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