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很撒野,會跟我吵來吵去,女兒就跟我很客氣。當你的孩子跟你很客氣的時候,你會感覺就是疏遠。」
楊文理是擁有30多年經驗的小兒科名醫,現在雖然已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院長,但仍然維持每周三次的門診,「看診是醫師的使命,我以前看診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了,現在看的都是他們的孩子。」楊文理爽朗地笑著說,「還有媽媽要孩子稱呼我『婆婆』呢!」
看診繁忙 大女兒在娘家度過童年
她回憶,28歲生下大女兒時,在馬偕醫院擔任總醫師,三天要值一次班,而且女兒都還沒有滿月就回來上班,迫不得已,只好把女兒託給嘉義娘家的外公和外婆,而且因為當時交通不方便,大約兩周甚至一個月,楊文理才有辦法和先生到嘉義去看女兒。「她很幸福,阿公、阿嬤都很疼愛她,但是小學一年級接她回台北之後,我覺得母女感情真的有疏遠,她心裡有事情的時候不會想要跟我說。我後來至少花了10年的時間,才重新又讓她覺得我是她媽媽,是她最親近的人。」
楊文理說,現在母女倆談到這件事情,還是會覺得有些傷心,「感情的事情就是要在當下,無論是親子的感情、還是夫妻的感情、朋友的感情,時間過去就不會再回來。」因此,當五年後兒子蘇德暐出生,這回楊文理決定要讓孩子待在自己的身邊,便請了保母到家裡來照顧小孩。
維繫親情 辛苦兼顧家庭、工作
女兒和兒子成長過程的不同,也讓兩個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有點不一樣,「我兒子很撒野,會跟我吵來吵去,女兒就跟我很客氣。」楊文理說,「當你的孩子跟你很客氣的時候,你會感覺就是疏遠。」楊文理還記得女兒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曾跟女兒說:「不好意思,媽媽有時候會很大聲跟你講話。」沒想到女兒回答,「不會啊,你大聲的時候我就知道你很累了。」
還有一次,楊文理的媽媽說,「弟弟(蘇德暐)好可憐,讓保母帶,也不知道保母好不好?」女兒竟然抗議,「我才可憐呢,我小時候都沒住家裡。」當時聽到女兒這樣說,楊文理心中充滿了內疚。
「辛苦是會過去的,生病也會好,但是小孩子會長大,親情是沒有再從頭一次的。」
「柴契爾夫人說,女性的職業生涯應該是M型,在結婚之前創造事業的第一個高峰,結婚生小孩的時候維持一個基本的狀況,等到小孩長大、獨立了,可以回來拚事業,再創一個高峰。」楊文理說,「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況,但是我思考過,這在台灣很困難,若你離開職場廿年,要銜接回去很難了。」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難以兼得,這不僅是楊文理的真實體驗,更是許多台灣職業婦女所遭遇到的困境。
這個經驗也讓楊文理的想法有些改變,「以前我會告訴在上班的媽媽們,小孩太早上托兒所很容易生病,你們家如果有長輩,不如託給長輩帶;但現在,我會跟媽媽們說,親子的感情很重要,再怎麼辛苦,辛苦是會過去的,生病也會好,但是小孩子會長大,親情是沒有再從頭一次的。」楊文理說,她會安慰媽媽們,「小孩子得腸病毒很辛苦,但是不用擔心,生病會好的,小孩子會長大的,你放心,我們台灣人的平均年齡是80幾歲!」
以身作則 認真過每一天
雖然曾在女兒幼兒時期的生活中缺席,但在女兒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儘管當醫師真的很忙、很累,楊文理仍以陪伴來表達她的關心和感情,「工作很忙,但我把工作以外的時間都給了家庭和孩子,我和先生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我就是把孩子帶到教會裡,孩子在上主日學時,其他媽媽可能在聊天、社交,但我一定陪在旁邊,後來他們做青少年禮拜,我也都跟他們一起唱唱跳跳。」
即使沒有辦法像專職的家庭主婦那樣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楊文理相信,「我的孩子知道我雖然不是個很能幹的媽媽,但他們知道我是個認真的媽媽。」
楊文理認為自己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也從來不做生涯規畫,卻是個認真過每一天的人,不僅工作上認真,經營家庭和親子關係也很認真,「我的孩子應該都可以感覺得到。」
楊文理的女兒蘇德昀在大學和研究所念電機,現在當工程師,兒子蘇德暐則是台大醫學系大五的學生,正開始到醫院實習,兩個孩子都有著高學歷,蘇德暐更是追隨父母的腳步選擇習醫,對於這一點,楊文理表示,她和先生從來沒有干涉過孩子的功課和孩子選擇的科系、職業,「其實我幾乎沒看過孩子的功課,學校母姊會也很少出席,甚至有一次還要女兒自己簽聯絡簿,不過我會幫女兒做美勞的作業。」
不只看成績 反而養出好兒女
其實楊文理也曾為女兒的成績煩惱,「女兒比較晚熟,也曾經因為成績不好而去補習。」但是楊文理曾任小學老師的母親告訴她,「你們這種求學一路順利的人不要教小孩,因為你們不懂孩子為什麼不懂。」因此楊文理從來不督導孩子的功課,頂多在考試前提醒孩子認真念書,也不會將成績當作唯一的價值,「上帝創造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他特殊的地方。」
講到一對兒女的「好」,楊文理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我女兒的人緣超好、朋友超多,以前功課雖然沒有很好,但還是每年都當模範生,她真的是一個很單純、很貼心的女孩;我的兒子則是多才多藝,他在大學不僅是足球隊的隊長,更參加合唱團、熱舞社,去年還和同學去騎自行車環島呢!」言談中充滿為人母的驕傲和喜悅。
親子互動 像朋友般自然
「我很感謝我的孩子,他們真的對我很好,以前讓我可以很安心地工作,現在則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現在楊文理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兒子,互動就像朋友一般自然、親密,他們每天一回家就會找媽媽,然後告訴媽媽今天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女兒會告訴我現在最流行的東西,兒子也會跟我說他今天又到哪一科去實習,我還會去他們的FACEBOOK按讚。」
如果有機會重新做一次選擇,還會將女兒送到外公、外婆家嗎?楊文理想了一會兒,很認真地回答,「可是我很喜歡我女兒現在的樣子耶!」她接著說,「而且人生沒有什麼重新選擇一次的機會,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