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IFRSs的適用,除了財會部門首當其衝之外,您認為對公司治理單位(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稽核部門等)有著什麼樣的影響?營運單位跟管理階層該如何配合,使得IFRSs導入更順遂?而公司內部各個階層又該如何因應?
A:
導入IFRSs專案,如同重大專案計畫的實施,與過去企業流程再造、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導入情況相似。在導入過程中,需要很多決策與資源的投入,董事會成員以及高階主管的積極參與,是成功導入的關鍵因素。由於IFRSs強調經濟實質表述,未來財務報表允當表達,並非會計人員即可決定,需要經過客觀合理的決策過程。因為管理階層及第一線從事交易人員最清楚交易實質及其權利義務,建議將各階段的專業判斷過程留下紀錄軌跡,並將經濟實質資訊傳達給會計人員作為帳務處理的參考依據。
內部稽核和外部審計相較,內部稽核的作業範圍與方式因為涉及層面較廣,當然會有所不同。依據美國內部稽核協會(IIA)的研究報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What Internal Auditors Need to Know)顯示,公司導入IFRSs過程,從規劃導入、實際轉換、導入後評估的各個階段,都需要稽核人員的積極參與。如同證交所公布的「國際會計準則轉換計畫參考範例」,公司應依其組織結構、業務職掌及以往專案推動經驗,指派特定高階主管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並自相關業務、財務會計、內部稽核、資訊等部門選派特定同仁擔任專案小組成員。
Q2:不同職級的內部稽核人員,在各個導入階段應如何進行工作分配與安排?
A:
建議稽核主管與稽核人員可以到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看目前已公告資訊,以及證交所網站IFRSs專區隨時定期公告相關訊息,以增加專業新知,相信有助於不同職位的稽核專業人士,依照工作特性和專案導入階段,分階段達成任務。
(一)稽核主管任務
由於IFRSs導入所影響範圍,除了會計/財務部門外,還會擴及內部控制、內部稽核、銷售、研究發展等單位。因此,稽核主管有必要對IFRSs有充分了解,還要有能力在導入的各個階段作出執行結果評估報告,甚至需提出導入IFRSs對企業組織影響評估報告。
在導入初期,稽核主管要和財務主管和簽證會計師保持密切聯繫,與其共同努力,協助企業順利完成轉換工作。此外,稽核主管要有充分的準備,以提供專業意見給審計委員和董事會,讓成員了解內部稽核在導入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重要一點,稽核主管必須把IFRSs專案,納入內部稽核計畫,並分配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稽核與IFRSs相關的作業範圍。
(二)內部稽核工作
導入IFRSs專案是個大型且長期的計畫,必須有充分的時間與預算來執行,以及所有重要人士和高階主管都必須參與關鍵決策過程。由於IFRSs導入專案,會涉及會計/財務部門,內部稽核在導入初期就需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會影響組織內部控制環境,以及沙氏法所要求的內部控制文件化程序。導入的各個階段,內部稽核均應該充分參與。
1.規劃和設計階段:
企業的會計/財務部門應該是負責推動IFRSs專案全部工作的專責單位,包括專案的規劃、轉換、導入後日後的執行工作三個階段。因此,第一個內部稽核計畫,是檢視IFRSs導入專案計畫內容,評估企業是否已經作好應有的準備工作。此階段的稽核計畫,包括專案計畫是否完善、所涵蓋的範圍是否適當、專案執行管理是否有效果和有效率等項目;此部分稽核程序包括確認適當的控制、測試各個工作項目完成檢查、檢視溝通計畫、檢驗計畫改變的正確性、評估預算編列的足夠性等。在導入過程中,內部稽核單位越早參與工作,專案成功機率會提高。
2.轉換階段:
在導入過程中,稽核人員與外部審計人員合作,共同辨識受到IFRSs導入影響的作業流程、資訊系統和內部控制。在辨識這些受影響的項目後,內部稽核應該適當地更新流程資訊文件化程序。藉此,稽核人員確認在新的環境下,受影響的流程範圍和控制功能,都仍然處於正常狀態。此外,內部稽核需將測試與沙氏法監督流程相關的控制功能,也要作好適當的調整。
3.轉換後執行階段:
當順利轉換完成後,內部稽核應該有效地更新IFRSs財務報導稽核計畫和程序;並且提供確認性服務,以確保內部控制運作良好,可產生正確的財務報告。尤其針對高風險區域的測試,內部稽核要能確認組織有足夠的內控機制和稽核工作,對因配合IFRSs導入而改變的作業流程,仍有持續的監督機制來控管異常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