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過世後,大家都在問:「誰是下一個賈伯斯?」
正因為賈伯斯所擁有的特質,包括過人的自信、要求極致完美的個性、超人的創新能力與某種程度的水仙性格,能為科技業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為蘋果電腦創造空前的營收;問題是,科技業也很清楚,不是每個世代,都會出現像賈伯斯這樣難得一遇的奇才。
更何況,被封為鎖入派(locked into)大師的賈伯斯,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蘋果系統,從軟體、硬體到內建操作系統,都必須是蘋果思維,但是,這種一體化模式並非適任所有科技業者。
在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所撰寫的《賈伯斯傳》一書中披露,賈伯斯過世前曾經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進行過一次會晤。當時蓋茲表示:「我一直認為開放的、水平的模式才能成功,但是你證明了,整合過的垂直模式一樣偉大。」賈伯斯則答道:「你的模式也能用啦!」
事後,蓋茲告訴艾薩克森說:「只有在史帝夫的掌控下,整合模式才能稱霸。」換句話說,科技業還是得回歸理性,尋找自己適合的路。
《華爾街日報》曾經引用史丹佛商學院教授彼得森(Joel Peterson)的觀察,他認為,從賈伯斯到facebook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都具有相同的人格特質,他稱這類人為「富有創造性的自戀狂」。
然而,富有創造性的自戀狂,真的是科技業要找的下一個人才嗎?擁有破壞式創新的特質,才是科技業在找的明日之星嗎?答案是不一定。
與其不切實際地尋找富有創造性的自戀狂,期待他引領天翻地覆的革命;展望2012年,科技業者最希望延攬什麼人才?他們對優秀人才的最大交集看法又是什麼?
1.快速擁抱改變
台灣微軟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童皓怡解釋,現在世界變化這麼快,如何讓自己最快適應這個改變,你可以害怕但是要接受它,更要從中適應與學習。因為,誰能快速擁抱改變,就能快速掌握科技戰場。
2.勇於跳脫舒適圈,對自己負責
輪調,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也是鼓勵大家跳脫舒適圈的方式。尤其是科技業,本來就是向未知挑戰的工作,如果待在舒適圈久了,習慣了,反而無法發揮更多的潛能,更看不到改變後的成果。童皓怡說,台灣年輕世代在團隊合作態度上較優於大陸青年,但是兩岸青年在挫折忍耐力上都較低,其實遇到挫折能夠面對它,就是擁抱改變,更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工作態度。
3. make the world勝過make the job
無國界思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全球思考,尤其是從事科技業,除了具備專業外,還要懷抱改變世界的熱情;make the world與make the job最大的不同,在於你是站在全球立場上去思考你的工作,希望能改變這個世界,還是只是做好你的分內工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