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老闆或是許多第一次約會的對象,本來就不會如大學新鮮人時的英文老師那麼容易應對,而這樣就可能會嚴重的扁抑她們的自尊心,根據專家的臨床觀察,很多年輕婦女,只要別人沒有針對每一件小事都給予稱讚,她們就會感到沮喪,而這種沮喪是指歇斯底里的哭好幾天。
儘管這些情緒的崩潰完全正常(深呼吸冷靜一下),但是,也絕不能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試著去覺察造成自己沒自信的原因(除了經濟不景氣),會幫助妳更輕易的找到克服失望情緒的辦法,信不信,妳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堅強睿智,可能就比較不會再度情緒崩潰了。
對抗臉書的影響
「千禧年世代」不只接收到了因過多稱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他們也是承受著「要讓自己表現完美」壓力的第一代,而這些完美形象在部落格、臉書和推特上被理想化了,因此,一旦她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值得在這些社交媒體上公布,或更糟的,反而是出糗的照片、工作上丟臉的事情或是戀情的狀態被公開了,這都會造成自信心受損。
此外,和別人比較,更是各地臉書使用者的主要樂事之一,且往往會將自己稍微的不足放大成強烈的自我懷疑。舉例來看,璐比,26歲,擔任服裝編輯的工作,她說,每次登入臉書,都會覺得沒自信,因為在上面看到朋友公開好事的動態更新,就會感到懊惱,而很難對自己的工作有興奮感。
還有一個助長這種混淆情形的原因是,現在的年輕女性都想盡辦法要在臉書和推特上,讓臉書好友或是推特追隨者對她們印象深刻,因此她們就會很難體認到自己真正的希望,專家說,所以,很多女人把生活當成是持續在社交媒體上更新自己的動態,她們一直關心的是「生活看起來如何」,而不是「對生活的感受如何」。
塔克凱瑟琳,29歲,社交媒體策略師,她說:「在很多狂歡的夜晚之後,我明白對我而言,最健康的事就是要暫停再去跑趴,但是,我覺得臉書會是一個障礙,因為我的所有貼文和照片都與出去狂歡相關,我可以感覺到,一旦我不再更新這些動態和照片,大家就會想為什麼,或者,再也不認為我是個有趣的人,所以,還是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會來得簡單些。」
為了對抗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的壓力,專家建議,先停止做動態更新,如此一來,妳就能夠分辨出什麼是妳自己想做的、什麼是妳做給朋友看的;其次,當妳再回來做動態更新時,要保證有些事情不會在上面公開了(像是妳和男性友人的交往情形),然後微調設定過濾一下妳的傳訊對象,這樣妳就不會看到友敵的傳訊或是其他人傳了讓妳難過的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