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對五十社會」 讓好戰派抬頭
看完三個副總統候選人十二月十日的電視辯論,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林瑞雄這個老學者其實並沒有大家事前以為的那麼差。他的國語實在很不靈光,但他那種對家國之愛的赤子之心卻超過了語言表達的限制,凡看電視的人都能感覺得出,《新新聞》民調肯定他的達五‧四%,如果獨立票選副總統,他甚至得到一○‧一%的支持率,足見「天祐善人」這種標準,在我們社會還是很普遍的。
我的第二個立即感覺則是吳敦義糟糕了。吳敦義在當今官場上,乃是嘴舌便給之人,並好辯善辯,但這種個性的人當個立委甚或立法院長,或許無妨,但當到最高行政首長,就難免凸槌出紕漏,他的「白海豚會轉彎」、「無薪假可得諾貝爾獎」,人們都記憶猶存。當被人追問這些問題,最好立即低頭道歉,絕對不宜硬拗,但他碰到「無薪假可得諾貝爾獎」的質疑,不服輸的他卻想硬拗混過,於是他就要倒楣了。這場辯論他成了最大的輸家,可以想像的是他的表現會勾起人們對馬政府「多說少做」的聯想,造成連續的扣分效果。這場辯論會他祇獲三三‧四%肯定,大輸蘇嘉全的四一‧九%,《新新聞》這次的民調結果與《聯合》、《時報》完全不同,我相信《新新聞》的調查比較接近實情。正副總統辯論後,《新新聞》最大的不同發現,乃是馬吳比蔡蘇,其差距已縮短到三六‧三%比三六%,祇差○‧三個百分點,宋楚瑜為五‧九%,馬吳岌岌可危。
藍營若硬打 中間選民可能反彈
這次副總統電視辯論後,「宇昌生技案」開始蠢蠢欲動,它成了藍營「打蔡」必殺險招,用這招來打蔡之所以是險招,乃是這招極為牽強,甚至國內頂級生技專家,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都看不下去,出來講公道話,認為許多媒體對蔡不公道。《新新聞》對此做了調查,認為「宇昌生技案」一直炒作下去,對蔡認為有利的為八%,對蔡不利的三七%,認為對蔡沒有影響的最多,達四一‧二%,顯示炒作此案的意義不大。我倒是擔憂國民黨硬炒此案打蔡,當打蔡打得太過,藍色死忠選民可能很高興,但卻因此可能逼反了中間選民。
我有個預感,如果國民黨馬核心的那些好戰派,真的相信可以用「宇昌生技案」打蔡倒地,而一直硬打下去,逼反的中間選民就會大轉向,搞不好馬吳配與蔡蘇配的情勢大逆轉就會出現,因此馬吳配對「宇昌生技案」要特別小心了。在政治上經常會有一種情況,有些人會以效忠為名主張黨國去做出一些很過分的事,於是愛黨的結果會恰恰好的與賣黨同義。馬吳配要小心不要被這些人出賣。第二次總統候選人辯論,蔡英文一定會在「宇昌生技案」反擊,蔡英文的反擊會不會翻轉現在祇差○‧三%的選舉形勢,值得密切注意。
五十對五十 政黨競爭不該鬥爭
距選舉祇差一個月的現在,國民黨便出「宇昌生技案」這種打蔡的險招,我們就可能要談一談國民黨內最近好戰派的抬頭。
近代政治學有所謂的「五十對五十社會」之論,這個概念出自《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一九八九年的一篇社論,由於這個概念很有用,遂被學術界所借用。
這個概念是在說,當兩個政黨勢均力敵,實力各半,那個危機感特別強、或權力意志特別強的黨,它內部的好戰派就會抬頭,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事也會大舉出現。美國一九八八的大選就是「五十對五十社會」的起源。
當時的共和黨意識型態極強,他們堅持要把保守主義革命貫徹到底,在他們的意識型態裡,視民主黨為社會主義政黨,絕對不能讓其當選掌權,於是在那次選舉中,共和黨的老布希打起選戰來,已不是在搞政黨競爭,而是在搞政治鬥爭。今天所謂的「負面競選術」,所謂的「抹黑策略」,所謂的「人格暗殺」,全都在那次選舉中盡現無遺。所謂「五十對五十社會」,指的是政黨鬥爭取代了政黨競爭。兩個政黨祇要經過政黨鬥爭,他們其實已成了仇敵。
今天美國兩黨怨仇極深,各種問題已極難妥協讓步的原因即在於此。「五十對五十社會」更可怕的乃是整個社會因此而撕裂、媒體被撕裂、群眾也被撕裂,撕裂的社會是失去了客觀性,媒體有立場,它的報導、評論及民調,當然不客觀不可信,這也造成政黨及政治人物的焦慮,一定要用盡手段,來保持這個優勢。
而不幸的是,此刻的台灣已是個標準的「五十對五十社會」。國民黨充滿了危機感,黨內的好戰派已成了主流,這次選舉打得「勾勾纏」,各種招數層出不絕,今年是國民黨比民進黨更會搞負面競選術。那些好戰之士搞出「宇昌生技案」,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祇是這招有用嗎?會不會打得太用力,最後反而打到自己呢?
《新新聞》的民調結果應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