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生,應該領多少薪水?假如政府保證他們可以月領5萬7,000元,那麼碩士、學士應該領多少?本多靜六這個生在19世紀的日本人,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學博士,卻認為當學者,要有能力賺錢,不然這學位拿得很虛。
這是畢業前,指導教授布連塔諾博士給他的忠告:就算是學者,也得先攢到足以獨立生活的財產才行。有這樣的認知,這對師生都不認為「清高」是學者的宿命,甚至應該把賺錢當成榮譽。身體力行的結果,老先生很早就過財富自足的生活,並四處贊助各種社會活動。他認為,人人都可以像他一樣賺到足夠的錢過好日子,這本書,就是寫這套致富守則。
第一步:儲蓄!沒有一點本錢,就沒資格講投資、理財這些。只有發狠不花錢,採用1/4儲蓄法,不管收入多少,先強迫自己存下1/4。
要想堅持儲蓄,最大的阻礙在於虛榮心。先克服這個心魔,不隨波逐流、把錢浪費在下個月就退流行的潮貨,才有可能存錢。
本多發財學的第二步是投資,累積到一定數字之後,就要開始投資。
該投資什麼?如何投資?老先生有他的想法,本質上還是挑優良資產,適當的獲利了結轉進新標的。假如覺得挑好股票有難度,那就用更簡單的方法:「指數投資法」。個股有倒閉、循環的危機,但整個市場,長期下來反映經濟成長的果實。
當存錢存到一定程度, 就買一張指數型基金(ETF)台灣50(0050)擺著;過段時間,又累積一筆錢,就再買一張。就跟存錢一樣,少用、而被省下的錢,先停在活存,大概有個1、2萬,就轉到定存。定存之上再加一級:台灣50,定存到5萬以上,就可以升級。剛開始沒啥感覺,等存超過10張台灣50之後,每年領息,就跟替自己額外加發一次年終獎金一樣爽。
講賺錢的部分,占不到《生命的活法》1/3篇幅。本多靜六想留給世人的,是豐富的生活態度。發財之後,可以閱讀、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可以積極參與非營利的公共事務;可以奉獻知識與經驗給其他人。這些,不是虛幻的夢想,而是根基於紀律理財。
採行本多發財術的障礙不在知識或專業技能,在於決心!
下決心之前,要相信這是可行的,很多理財書都強調這點。說得最徹底的,就是暢銷書《秘密》。坦承自己有賺錢的欲望,清楚地向宇宙表達,只要這願望是真的,就會實現。
本多的錢多到那些教授同事都不相信,以為是不正當手段取得的。本多秀出完整帳冊後,才讓那些學者相信,不是所有讀書人都很窮,只要方法正確,也可以有尊嚴的賺到很多、很多錢。
我們不用寫論文,直接存錢、買指數基金來發財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