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預產期就要到了,肚皮卻一點動靜也沒有,萬一遲遲沒有產兆,到底該怎麼辦呢?是要繼續等待?還是要到醫院催生?滿腹的疑惑,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過期妊娠
隨著預產期愈來愈接近,準媽咪和她的家人們都愈擔心,不知道寶寶到底何時來報到?是提早到來呢?還是超過預產期呢?若是提早報到,會憂心寶寶的發育是否健全,能否適應外界的環境?若是超過預產期,遲遲沒有生產徵兆,則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問題?
過去醫療技術不夠發達,對於預產期的推測,只能憑準媽媽記憶中最後一次經期,的日期,以及醫生、產婆的經驗來判斷,計算上難免和寶寶「真正」的出生日期有所出入,因此,大多不認為過期妊娠是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然而,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即使準媽媽不確定最後一次經期的日期,大多也能在懷孕初期利用超音波檢查,來推算出誤差較小的受孕時間及預產期,所以一旦發生過期妊娠的狀況,就會引起準媽媽及其家人的高度關注。
過期妊娠的定義
所謂過期妊娠,指的是懷孕超過某一期限,仍然沒有任何生產的徵兆;而一般被大家所認定的期限,是指懷孕週數滿42週(從最後一次月經算起),也就是從43週的第一天開始,就稱之為「過期妊娠」。
若準媽媽懷的是雙胞胎或以上,則必須修正過期妊娠的定義,通常雙胞胎在39週以後,體重就不會再增加,所以有些文獻將雙胞胎的過期妊娠期限定義在40週,有些甚至提早到38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鄢源貴表示,一般來說,雙胞胎如果在37週左右產出,其預後比較好,且大多數雙胞胎會採行剖腹生產,所以比較少見過期妊娠的問題。
寶寶為什麼遲遲不出來?
根據統計,過期妊娠的發生率約10%,其造成原因尚未有明確定論,一般認為可能與胎兒腎上腺皮質刺激素不足、胎盤硫酸酵素缺乏、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缺損(如:無腦兒)有關;另外像是平日缺乏運動、胎兒過小或羊水過少、受孕日期算錯、誤食藥物抑制子宮收縮等,也有可能會影響妊娠週數。
有些研究則發現,若第一胎是過期妊娠,下一胎出現過期妊娠的機率會增加到27%;若前兩胎都是過期妊娠,第三胎是過期妊娠的機率更將增加到39%。
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明顯增加
當發生過期妊娠時,胎兒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會明顯增加,且周產期死亡率及罹病率也會隨著過期妊娠週數增加而上升。鄢源貴醫師表示,一般常見的併發症包括下列幾種:
1.羊水減少
從妊娠40週之後,羊水每週會減少33%,且過期愈久減少愈多,不僅會導致胎兒活動減少,甚至可能造成臍帶壓迫,造成胎兒缺氧現象。
2.胎盤功能退化
過期妊娠會造成胎盤功能退化,進而影響氧氣與養分的供給,導致出現胎兒生長遲滯、胎兒慢性缺氧等現象。
3.胎兒窒息與吸入胎便
在過期妊娠的情況下,羊水中出現胎便的機率約有15%~20%,進而會增加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胎兒窒息、吸入胎便的機率,且如果胎兒吸入胎便,還可能造成胎兒呼吸窘迫、肺部發炎及感染等併發症。
4.胎兒過度成熟症
過期妊娠有可能造成胎兒過熟的情形,而過熟胎兒容易在產前發生胎死腹中的併發症,或是在出生後因為脫水、低血糖、酸中毒、肺部感染等因素而夭折
過期妊娠對準媽媽的影響
當發生過期妊娠時,約有七成的胎兒仍會持續在準媽媽腹中成長,有可能成為體重超過4,000公克的巨嬰,以致造成產程延長、難產、產道裂傷、產後子宮收縮不良等影響。
定期產檢很重要
定期到醫院產檢,預防與篩選胎兒問題,也有助於避免過期妊娠的發生,並減少日後出現後遺症等問題。尤其懷孕36週之後,準媽媽應該定期每週進行一次產檢,並隨時密切注意胎動;若一旦發生過期妊娠,務必要確實依照醫師指示進行產檢及相關監測,以期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