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跨入新的年度之後,我們突然發現經濟的挑戰不但沒有變少,反而投資的變數比起以前還要更多。從國際面來看,伊朗的挑釁動作,使得中東情勢緊張,也可能會引發油價上漲的通膨危機。
此外,歐元兌美元的匯率貶破一‧三關卡的同時,美元指數則是突破八○大關,美元的磁吸現象危及了新興市場的股市。另外,全世界的央行瘋狂印鈔票之下,理應具有避險作用的黃金,卻很可能結束連漲十一年的多頭,轉而進入熊市修正,通膨與通縮並存的混亂市場,很容易讓投資的指南針失去了方向感。
蘋果高峰能夠延續嗎?
以蘋果來說,現在的蘋果當然是在巔峰上,像是推出了iPhone4S之後,銷售量大增,可望帶動上一季的營收、獲利續創歷史新高水準,反應在股價與總市值的表現上也是相當亮麗。蘋果股價在去年的第四季創下四二六美元的歷史新高,當時的總市值甚至超過艾克森美孚石油,成為全球總市值最大的企業。儘管目前出現回落,但是三七六四億美元的總市值仍然驚人。
可是這些成績都是前任執行長賈伯斯奠下的基礎,Tim Cook接棒之後,市場關心的是,既有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線繼續領先對手當然不是問題,可是如果看不到令人驚訝的創意,恐怕蘋果現有的領先優勢會慢慢被追趕上來。
然而更重要的是,蘋果供應鏈都是台灣電子股當紅的主角,鴻海是蘋果最重要代工夥伴,去年底營收衝上歷史新高,主要的衝刺力量除了iPhone出貨大爆發外,新款iPad出貨也開始熱身準備。法人指出,為因應iPad3能在今年首季順利推出,鴻海iPad部門農曆春節期間縮短休假,當然反應在業績上,今年的首季或有淡季不淡的機會。
蘋果的榮景不光是攸關鴻海,其實整個零組件的供應鏈從軟板、HDI、觸控、機構件、機殼、電池等都很關鍵,F—TPK先前市場傳出蘋果打算在新一代的手機改採In Cell內嵌觸控的技術,不過隨著規格的明朗化後,市場疑慮消除股價也出現強勁的反彈。
惠普轉型壓力大
惠普也是站在重要轉折十字路口的企業,過去惠普曾經是全球個人電腦品牌的龍頭,但是這個光環現在卻黯淡不少,股價在去年初的高點是四九.三九美元,總市值超過一○○○億美元,現在股價只剩下二五美元,幾乎是腰斬的水準,總市值也縮水到五○○億美元左右的規模。
惠普的大轉折主要還是在去年八月丟出一顆震撼彈,公司方面傳出打算不再銷售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同時也考慮分拆個人電腦的業務。雖然新任的執行長還是決定保留了個人電腦的業務,但是也對外指出,對於砸了百億美元收購的Autonomy,以及一年前花十二億美元併購PDA廠商Palm而取得的web OS這些軟體資源,都會成為未來營運的重要資產。很顯然惠普已經決定重新聚焦營運的方向,雖然仍繼續留著個人電腦的業務,但市場傾向解讀為這恐怕只是沒得選擇之下的被迫選擇。
PC產業一直是台灣電子業重要的成長養分,不過在平板電腦出現後,NB產業的產值進入零成長的周期,這恐怕是一個重大的警訊。惟,Ultrabook的適時出現很可能是最後一個救命的機會,到目前為止,包括宏碁,還有華碩、東芝、聯想以及惠普等都已正式推出Ultrabook,期望能夠在NB的第三次大換機潮中抓緊機會。
生技新藥台灣發光
除了科技股站在轉折點上,生技產業也很值得注意,國際一線的大藥廠默克製藥就被華爾街日報選入值得關注的目標,原因在於相較同業已經開始縮減新藥研發的支出,默克的執行長Frazier仍然堅持認為必須積極投入資金開發新藥,形成投資機構與公司方面的立場差距過大。
熟悉國內生技新藥開發的創投法人指出,目前歐、美的大藥廠在第一代標靶藥物正進入豐厚的回收期,對於第二代的新藥開發態度並不積極,目前只願意先收集專利,鞏固領先優勢,打破了大家認為歐美藥廠會積極開發新藥的既定印象,因此,默克製藥成為焦點一點也不奇怪。
台灣的新藥開發也進入起飛期,中研院的院長翁啟惠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台灣研發的新藥有七項已經被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進行人體臨床三期試驗,甚至有部分的藥物明年即可量產。如果從時間點來推算,台灣生技產業未來兩至三年內將出現爆發性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