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物語1:艷歌行》‧2006年11月
《短歌行》‧2010年3月
《傷歌行》‧2011年7月
鍾文音著
大田出版社
80年代中期以後的台灣文學,出現許多以「離散與歸鄉」為主題的作品,反應全球化浪潮底下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同質與差異;而90年代崛起的鍾文音,更以「旅行書寫」與「家族書寫」兩大主軸與類型,展現個人化的漫遊經驗與普世化的愛恨情結。
異鄉歸來,重回母城
早期,鍾文音的創作以母城與旅地的空間跨界書寫,呈現她對時代環境、土地人文、自我追尋的關注。在異鄉,她的身體「獨活」,心靈卻「寄生」在過往的回憶之中。在《三城三戀》她寫道:「一個人流浪久了,感染長年不癒的游離症。一個寫作者進入無所事事的荒原,離開中文社群,離開有所作為的集體,流蕩在新大陸的陸塊,企圖尋找可以泊岸的心故鄉。但多年來此心不可得。深淵是隨時都在黑暗裡等著你一躍,只要稍有差池,異旅的孤獨就會蔓延成災。連帶往事都會被攪拌而將深淵挖得更深了。」幸好,寫作使她超越了深淵,發現「所謂的世界,也常常不過是複製的人性與宿命罷了,雖然風景各異」。
因此,即使旅行讓她與原鄉拉開一段距離,得以藉由陌生之眼、異鄉之身,重新回望家族與歷史記憶的來處,反思親情、愛情與自身的牽連互動。然而,在定點與移動、持穩與暈眩的兩極掙扎之後,鍾文音表示:「我還是得回到我的故里我的祖國,或許在那裡才能突出我的才能,那是我的地方,我屬於那個東方,那個中文思維,那個幽玄內在。……我對自己宣告『後鍾文音』時代的來臨,遠離夢遊症年代。我恰巧厭倦了旅行。但還沒厭倦人的生活。」
烘焙記憶,銘刻家族身世
鍾文音曾在一篇與作家季季對談的〈兩代永定女子的台北記憶〉訪問中提及:「我們這一代作家,尚未將記憶烘焙出時間厚度。所以寫來寫去都是寫自己的當代,比較少述及歷史,敘述的時間長河也沒有拉開,頂多就是寫到童年而已。」所以,鍾文音自覺地開展出一系列家族書寫,一方面銘現個人的生命記憶,另一方面觀照大時代的小歷史,讓記憶可以跨越「個我」,逐漸走向一個更遠更遠的地方。
她最早的家族書寫可推至1997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女島紀行》,由「母女親情」與「女性愛情」編織而成。鍾文音視每個女子為一座島嶼,孤獨地面對廣闊的海洋,若不去回應生命的問題,那麼,島國女子的一生都將凝望著滄茫大海。2001年續出的散文集《昨日重現》,以「物件」和「影像」取代傳統以「事件」建構的家族史,鍾文音試圖改寫記憶、僭越歷史,走出附庸的命運,創造家族記憶的新視野。而2003年的小說《在河左岸》,對照家族沿革與河流變遷,她自陳是「慣藉記憶與現實的虛實關係來書寫人的存在困境與命運本質的思考,對於這塊島嶼原鄉情懷的投射,透由身世的虛實共織,勾勒人世浮游的喟嘆」。
超渡回憶,喜聞重生
鍾文音認為寫作的過程是解凍,「將封存的記憶解凍,緩緩地解著,直到遍地流淌記憶的屍水。」她歷年來的作品都有個堅強的內我核心──母女情節與情結。底層裡她是那樣地感謝母親,但人子出了夢土卻無力表達愛,只以為愛是某種母親所施展的壓力,也是一種渴求擺脫的牢籠。母親像一口井,女兒要取母親的乳水前,總是看得見自己的另一個臉孔與身影。她在2008年的散文集《少女老樣子》寫道:「我寫這麼多的文字給妳,我想再次呼喚妳,雖然我曾那麼地畏懼妳……。我在敘述妳的同時,也瞥見了自己肉身的萎去,看見了愛的本質從來不曾離開,妳我之間的問題不是愛,而是太多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