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5種幼兒常見偏食形態(上)

編訪撰文/陳映潔;諮詢/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陳雨音、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高佩琪;攝影/麥叔叔專業兒童攝影;梳化/蔡琇惠;演出/漂亮媽咪:劉毓琪;可愛寶寶:    

如何定義偏食行為?











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幾樣不愛吃的食物,不只是孩子,就連成人也是如此。爸比媽咪該如何判斷家中寶貝是否有偏食行為呢?



天主教耕莘醫院營養師陳雨音表示,孩子選擇性的攝取某些食物、排斥某些食物的情況,可依其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微型的「挑食」與嚴重型的「偏食」。





輕微型-挑食



顧名思義,挑食,就是只挑掉少數幾樣東西不吃,這對人類來說,是很普遍的現象。



爸比媽咪可以試想,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是什麼都肯吃的吧!?因此,當孩子不吃某種食物時,不見得都是很嚴重的事情,要視孩子不吃的食物種類多寡,以及該種食物是否非常重要(如:奶、蛋…等)、很難用其他食物替代而定。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如果孩子不吃的東西用10隻手指頭就可以數得完,而且平均分散在6大類食物中,每1大類食物裡,只有少數1、2種不吃,如蔬菜類中,只有芥菜和苦瓜討厭,其他種類的青菜都肯吃,那麼這只算是挑食而已,還不能算是較嚴重的偏食行為。





挑食當然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但還不至於造成某些營養素的嚴重缺乏,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爸比媽咪可以不需過於擔心,只要用較為輕鬆的態度慢慢矯正即可。





暫時性的挑食



陳雨音營養師認為,小朋友有時會有暫時性的挑食現象,在某段時間內特別不想吃某些東西,但也許過幾天、幾個月、1〜2年或是等長大一點之後,突然又願意吃了也說不一定,像這種暫時性的挑食只要不太嚴重,爸比媽咪也不必煩惱,只要每隔一段時間勸孩子嘗試看看他不敢吃的食物,也許某天他就自己願意接受了。





天主教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高佩琪也表示,小朋友的飲食習慣是會不斷改變的,因此,在他堅決不肯嘗試某種食物的當下,大人們不要太過堅持,可以過幾天、幾個星期再讓他吃吃看,千萬不要用逼迫的方式,否則只會加深孩子對該種食物的反感,或許從此再也不吃了也說不定。





嚴重型-偏食



如果挑食挑得太多了,甚至某1大類食物完全不吃,造成營養的不均衡,就變成了所謂的偏食行為,這是較為嚴重的情況,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爸比媽咪必須謹慎且立即性的去處理。





以五穀根莖類為例,如果孩子不愛吃飯,可以給他吃麵、蘿蔔糕,如果這些都不愛吃,還可以讓他吃饅頭、玉米、地瓜、馬鈴薯和麵包…等來彌補,但如果連這些也不吃,那就算是嚴重偏食了。





高佩琪醫師表示,父母在判斷是否該介入孩子的偏食行為時,主要應該觀察這樣的偏食行為有沒有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形,如長不高、體重過輕…等,要是沒有把握,可以定期帶孩子到健兒門診,請醫師為孩子做些檢查、評估,就能了解孩子目前的成長發育狀況。





寶寶為什麼會偏、挑食?



先天因素



味覺的天性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孩子對味覺的偏好有部分導因於天性,有部分則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像苦味和辣味,絕大部分的寶寶天生就會排斥,而甜味則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喜歡的。





孩子的氣質



偏食行為和孩子先天的氣質也有關係,舉例來說,趨近性較低的小朋友比較不愛嘗試新的食物,所以越早、越愉快的進食經驗,會讓他越容易接受一種食物,因此,在一開始接觸副食品的階段,若媽咪沒有讓他吃過某些東西,大一點之後,他可能就相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適應這些沒吃過的東西。





此外,有些孩子敏感度較高,知覺特別敏銳,對於味道的好惡也較為強烈、分明,相對就比較容易形成挑食或偏食的習慣。





身體功能異常



有些孩子先天身體功能有異常,也可能影響他的偏食行為,比方說腸胃道發育不完全的寶寶,吃了某些食物後可能引發腹痛,因此,就會害怕並避免吃這些食物,爸比媽咪必須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因這類因素而有偏食行為。





後天因素



照顧者飲食習慣不正確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孩子偏食有時是大人的錯,因為照顧者本身可能就有偏食的習慣,給孩子吃的食物自然也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傾向,舉例來說,肉食主義的爸爸媽媽,自己本身就不愛吃蔬菜,餐桌上也少有這些菜色,孩子當然也只能跟著大魚大肉。





這就如同小編的貓兒子,總是吃到起司、吻仔魚口味的鮪魚罐,很難吃到牛肝或羊肉口味的,因為小編在選購貓罐頭時,不禁意就刪除了那些自己不愛吃的口味(雖然罐頭不是自己要吃的),因此,爸比媽咪在責怪孩子偏食的同時,也要自我反省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喔!





食物重覆性太高



如果太常讓孩子吃同一種菜色,如每天吃、甚至每餐吃,重覆性太高也會讓他們因吃膩而排斥那種食物,因此,媽咪除了經常變換食物種類之外,針對同一種菜色最好也能有不同的烹煮方式,才能讓孩子覺得每次吃到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與先前不良的經驗有關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有些孩子在剛長牙的階段,如果爸爸媽媽給他們吃沒有切得很碎、纖維很粗的青菜,造成他們咀嚼時不舒服,咬很久都咬不斷,形成一些不愉快的經驗;或是曾經在吃某樣食物時卡到喉嚨(如魚刺)、烹調時沒注意好,讓孩子吃到很辣的味道…等,都會讓他們對這樣食物及其他外觀類似的食物(如都是綠色)產生害怕的感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吃。針對這種情況,爸比媽咪應從少量開始,慢慢鼓勵他嘗試,並且吃給他看,讓他對這種食物漸漸放心、改觀,才有辦法接受。





父母錯誤的教養觀



有些父母因忙碌而無法經常陪伴孩子,基於補償的心態,就會用「吃」來滿足、安撫孩子,例如為了讓孩子高興,就買很多他愛吃的零食、甜食給他,並且縱容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樣的情況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偏、挑食行為,因為光是吃這些垃圾食物,孩子就飽了。





陳雨音營養師也提醒,孩子喜歡重口味,如果太早讓他接觸重甜、重鹹的食物,味覺被刺激久了,就會習慣這種強烈的味道,對於一些較為清淡的食物,就會感覺沒味道而選擇不吃。





廣告的影響力



陳雨音營養師認為,廣告也會影響孩子對食物好不好吃的判斷,當孩子看到廣告中對某種食物的正面訊息,如:廣告裡的小朋友吃冰淇淋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他也會認為冰淇淋一定很好吃,相對的,如果他看到廣告裡的小朋友討厭吃蔬菜,他也會加以仿效,爸爸媽媽不可忽視電視廣告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在餐桌上和孩子對立



許多父母在餵養孩子時,看見孩子不肯吃,或邊吃邊玩,就很容易生氣,有時甚至拿著棍子逼孩子進食,孩子也因此吃得很不愉快,把食物弄得滿地都是來表達抗議,頓時餐桌彷彿變成了戰場,一片狼藉。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照顧者是否提供孩子一個愉快的用餐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為過度控制和過度忽視一樣,都會強化孩子的偏食行為,臨床上曾經遇過一對嬤孫,那個5歲大的孩子非常非常瘦弱,什麼東西都不想吃,幾乎已經到了厭食的地步,阿嬤還在旁邊不斷的罵:「他不吃我都用棍子打他,可是他也打不怕,不吃就是不吃,有夠皮!」,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吃飯已經變成了一種懲罰,而不是享受,試問他又怎麼可能喜歡吃飯?





試著回想,您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孩子呢?給他1個番茄,孩子說不想吃,就逼他吃下2個,請小心,這樣不但會讓孩子更畏懼、排斥這種食物,甚至還可能影響他的性格發展喔!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04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