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名流碼頭上的這隻成年母海獺像許多注重形象的名人一樣,花了好一會兒打理外表。平均來說,海獺每天會花一成左右的時間理毛。 天色昏暗,正下著毛毛雨,我們一邊眨著眼、一邊跟隨當地的潛水業者吉姆‧卡布威爾(Jim Capwell)走著,途中經過一艘艘閃閃發亮的遊艇,它們全依著潮水起落而起伏著。我們在一艘名為「惡作劇號」的遊艇前停下腳步。吉姆爬上船,在船身另一端彎身越過護欄打了聲招呼,上了甲板後我們才看見原來他說話的對象不是「人」,而是一隻母海獺。
母海獺躺在船邊的船塢上,吉姆講話時,牠慵懶地抬起頭,張開一隻眼睛,稍稍認出是誰之後就睡回頭覺去了。牠的肚子上蜷著一隻袖珍的幼海獺,也是母的,兩天前剛在碼頭出生。
Surfin’ USA 1
母海獺年約六、七歲,牠離開了原本生活的開濶海域,選擇了船來船往的碼頭,現在是英國BBC「自然世界」系列新節目的主角,在加州蒙特利灣(Monterey Bay)算有點名氣。我計畫和該節目製作人艾瑪‧奈帕(Emma Napper)一起追蹤這隻母海獺養育幼海獺的情形,觀察牠怎麼教下一代在碼頭求生—我們希望釐清為什麼牠要放棄海上生活。
海獺棲於北美洲西部沿岸,從加州到阿拉斯加都有,在阿留申群島及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也找得到;牠們的蹤跡一度擴及墨西哥及日本北部。
海獺偏愛住在大浪下的海帶林裡。這些巨大的海草床不只供吃,還能保護牠們。海獺會用這些長而平滑的海帶將自己裹起來,這麼一來,就不用怕浮在海面上睡覺時撞上岩石了。海獺與其他家族成員不時一塊兒在海面上仰躺著,露出一張張毛茸茸的臉,煞是可愛。牠們在太平洋大浪裡過得挺自在,事實上幼海獺通常在海上出生而非在陸地。
碼頭這兒,我們的母海獺和幼獺正在船塢上休息。遠離冰冷的海水使牠們能省下很多能量,但出於本能,母海獺還是經常把自己裹起來,我常常發現牠和幼海獺身上披掛著栓船用的繩索,樣子很滑稽。碼頭不只給了牠們舒適安全的睡床,也提供不少食物。除了魚類,海獺無所不食,甲殼類和章魚都吃。牠們是最重的獺類,可重達45公斤;就先天條件來說,比起追比目魚或岩鱈,牠們更適合咬下岩石上的藤壺來吃。我看過母海獺把幼海獺留在防波堤上的安全地點,然後潛下水去咬下樁上的螃蟹和藤壺。碼頭的生活似乎有許多地方都勝過開濶海域,但其中一點我原先倒是沒想到。
海獺有一項跟一般鼬科動物大不相同的特點,是牠們使用工具的能力。牠們會從海床上收集石頭,再用它敲碎貝殼,這點很有名。但我們的母海獺技高一籌。在碼頭住久了,牠學到各個船嵨停船處都有個很好用的開殼器,那就是「造價昂貴的遊艇」。牠不一定非得用石頭,所以每次潛水都可以更專注地找食物。
牠帶著食物浮出水面時會四腳朝天,然後拿貝殼敲特定的點—牠知道每艘船的哪個地方最適合拿來敲開貝殼:有些在船艉的跳水台,有些在船艏。環視一下碼頭,你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掉漆了。這對許多船主來說相當傷腦筋,但對我而言很棒,因為牠這個獨特技巧讓我捕捉到一些很不賴的影片。
從沒看過這麼可愛的東西
碼頭這家子有三口。除了母海獺,還有一隻把碼頭當地盤已經兩年的雄海獺,牠是小海獺的爸。我深入了解這幾隻海獺的期間,與當地工人成了朋友。對於母海獺的破壞,大多數工人都摸摸鼻子認了,因為他們「從沒看過這麼可愛的東西」。他們想方設法阻擋母海獺破壞,比方說在牠最愛敲貝殼的地方掛上擋板、網球和空酒瓶,但母海獺足智多謀,工人們的策略就算奏效也為時不長。
我初次遇見幼海獺是這樣。那天牠在甲板上蠕動身子爬著,像隻毛茸茸的蛞蝓,見到我後一臉懷疑。我看得出那種表情。我兩歲的兒子見到陌生人時,就是那副鄙視的神情。我設法取得牠的信任;我輕手輕腳,緩緩移動,而且一直說話。從清晨到晚上,我和攝影機一直留在船塢上,沒多久就等到海獺母子親密互動的鏡頭,非常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