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長年的經驗顯示,農曆年後的第一班船,如果出貨量滿滿,當年的景氣就好;如果出貨量少,景氣就不會好。
「這是我們驗證了十五到二十年的經驗,從沒失準過,」長榮總經理張正鏞說。現年才五十的他,去年一月一日,成為長榮海運最年輕的總經理。
張正鏞解釋,農曆年前,企業趕著把歐美的訂單儘量出貨,船班一定是滿的,且歐美市場年底的聖誕消費旺季,會大量從亞洲買貨。
過年前,亞洲跟歐美之間的訂單就會結清,一切回到原點。
因此,過年後的第一班船期,代表的,是全新的訂單,也因此是最準確的景氣領先指標。
今年過完年的第一班船期貨運量平平,沒有太好,但其實,也沒有很壞。
張正鏞指出,即使是去年壞消息最多的歐洲,去年的整體貨櫃量,還成長了四%;美國市場持平,在正負一%之間。因此,今年的景氣將會是從持平的基礎往上跑。
企業都「滿手現金」
「所有的統計數字,都已經是落後消息,一定要去現場走走看看,了解客戶的動向,你才能有最真實的訊息,」張正鏞說。
張正鏞最欣賞的經濟學家,就是瑞信的陶冬,因為陶冬除了看統計數字,還強調要去現場訪查。「生意好不好,看看過年期間,工廠加班的狀況就知道,除非真的好到不行,否則老闆怎麼願意付三倍的薪水請員工加班?」張正鏞觀察。
也因此,去年張正鏞的客戶訪查,鎖定亞洲兩家最大的電子製造集團,聽到的都是第四季不會好的消息。果然,去年的第四季,正是電子產業下滑最快的時候。
全球佈局的長榮海運,在許多重要的港口,每七天,就可以看到長榮的貨船出現,不僅實際掌握了各港口的最新狀況,也帶回客戶的第一手消息。
「定期航班就像是公共汽車,有固定的航線,有多少名乘客一目暸然;散裝航運就像是計程車,比較難以預期,」張正鏞比喻。
也因為是全球佈局、定期航班,長榮海運的客戶遍布科技電子、大宗物品、零售批發通路商、傢俱木材業等,甚至是養馬用的牧草,都是張正鏞與所有的外駐、市場調查人員可以掌握的訊息。
「我們的每一個貨櫃,都是真金白銀,鮮少因為降價而刺激出貨櫃量,也不因為漲價而大幅減少,」張正鏞分析,這是因為貨櫃跟航班結合起來,不是短期內可增加的,客戶必須很坦誠地讓我們知道他的計劃,才能排進航班,因為運輸而「無法交貨,是所有客戶都不能想像的。」
張正鏞最近一次拜訪美國客戶,發現所有的企業都是滿手現金,最主要,就是因為全球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企業不敢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