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一樣天才,兩種命運

文/詹志禹    

你認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或相信「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個案S生於一八九八年,是一對俄國夫婦移民美國的後裔。父親非常聰明,是心理醫學博士,兼通英、俄語,甚至親自教太太英語。父親極崇拜美國哲學兼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深受行為主義影響,相信後天環境決定一切,堅信只要給兒子正確而有效的教育,就可以將兒子塑造成天才。S從幼兒時期開始,父親就嚴格教育他,絕不容許他有和同儕嬉戲的機會,避免他「浪費時間在愚蠢的事物上」。





S不負父望,天賦極佳,三歲前就能拼字及閱讀,六歲前就能閱讀俄、德、法、英四種語文。入學後,他在六個月之內連跳七級課程。他父親覺得小學教育太缺乏效率,就將S留在家中教育兩年,並協助S在八歲時進入布魯克林中學。三個月後,再度將S攜回家中教育兩年。





父親發明了很多頗具巧思的教法與教具,讓S在十歲時就學會代數、幾何、三角測量和微積分。父親不斷爭取,終於讓兒子在十一歲時以特殊學生身分就讀哈佛大學,成為哈佛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之一。父親非常得意,他證明了自己多年來的教育方法很成功,所以在一九一一年寫了一本《庸才與天才》,攻擊當時的教育方法與制度。他向媒體侃侃而談自己的教育哲學、教學方法與兒子的成就,毫不猶豫將兒子推向媒體的焦點。S上了哈佛,可以看好未來人生了嗎?





S以十一歲的年紀,在「哈佛數學社」做了一場有關「第四向度」的演講,登上了《紐約時報》頭條新聞。他在十六歲時成為哈佛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士,再度上了《紐約時報》。他從一流大學畢業了,可以看好未來人生了嗎?





天才遲到的青春期





他先後兩度進入哈佛的研究所,攻讀數學和法律,前者是他的天賦,後者可能是他想逃離父親的規劃,但他這兩個學位都沒有拿到。





他在一九一九年參加了波士頓共產主義者的遊行,遭到逮捕與判刑。消息曝光後,媒體稱他為「激進主義者」,紛紛報導「哈佛天才被判刑」、「年輕天才有麻煩了」。還好他是初犯,麻煩不大。有趣的是,他這行動表現了叛逆與社會關懷,宛如遲到的青春期。媒體的幸災樂禍,則反映了一種大眾心理:「逮到你了,天才也會犯錯,天才不一定成功,凡人也不一定失敗,我們凡人可以鬆一口氣了。」





經由哈佛業師的介紹,S進入萊思(Rice)大學任教,可惜工作並不順利,並惹上了一些責任問題,所以他改做低階神職人員,並極力躲避媒體。他逐漸變成一個充滿怨恨和幻滅的青年,他責怪父親決定自己的學業生涯發展,同時又渴望家庭情感的支持。但他父親對他非常失望,氣他不知感恩,甚至與他切斷親子關係。一九二三年,父親去世,S拒絕出席葬禮,父親則拒絕在墓誌銘提他,彷彿不曾有過這麼一個兒子。





當媒體記者發現S只是一個神職人員、每週賺二十三美元時,再度為平凡人感到安慰。一九二四年《紐約時報》的用語是「天才穿得很破爛」、「平凡孩子的父母應該覺得安慰」。





這麼落魄的天才,在知識和智力方面有退化嗎?沒有!他在一九二五年到二六年出版了兩本學術專著,一本關於數學,另一本則關於科學哲學,深入批判唯智主義,等於批判他自己的人生發展軌跡與他父親的教育哲學。





由於個性害羞,他繼續躲避媒體,保護隱私,但媒體卻不放過他。一九三七年,《紐約客》再度追蹤到他,以「四月愚人節」為名,重挖「這些天才在幹嘛?」報導S過著窮困潦倒、不斷更換工作的生活,並且暗示S的人格不正常。S非常憤怒,對《紐約客》提出「誹謗和侵犯隱私」的訴訟,可惜敗訴;他又訴訟其他錯誤報導,也只能以和解收場。





教養方式不同,人生大不同





一九四四年,S去世於布魯克林的寄宿房子,失業、生活窮困潦倒。媒體紛紛報導「失敗的天才」、「隱藏的天才」。他的真名是威廉‧詹姆士‧西迪(William J. Sidis),看這名字就知道他父親對威廉‧詹姆士的哲學是多麼崇拜。





與西迪同一時代的數學天才諾伯‧威納(Norbert Wiener),同樣提早入學、連連跳級,年紀輕輕進入哈佛,卻順利成為世界級數學大師,關鍵何在?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728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親子天下一年4期新訂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親子天下一年4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72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