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場企業徵才說明會裡,社會新鮮人普遍最關切的問題,除了薪資待遇之外,就是有無在職進修的機會,彷彿只要能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就家間理想的公司。
另一頭,補習班也在大作廣告,從語言進修到專業證照,都在提醒你持續進修的重要,似乎「別輸在起跑點」這句話,不只適用在剛進小學就讀的孩子,更能套用在即將投入職場的成人上。究竟在職進修有多重要,而新鮮人又該有怎樣的進修規畫?
其實,重視在職進修的除了員工自己,還包括企業。台新金控人力資源發展部經理胡修遠表示,對企業來說,對於員工想要持續進修,大部分都抱持正面的態度,如台新金控就為員工開設了第二專長班,鼓勵同仁利用非上班時間培養新的專業,也另外再提供每位員工每年約一萬元的預算,在外界培訓機構進修語文或專業證照等。
他解釋,公司之所以願意提供員工培訓管胡修遠表示,多數公司會鼓勵道,就是要提升員工整體的競爭力。「例如一個原本只會做信用卡業務的人員,透過培訓增加了別的能力,對他自己來說就多了升遷或輪調的機會,公司有需求時也不必再重新找人,人力運用可以更有效率。」
表現積極態度 進修不怕丟頭路
然而,在職進修雖然重要,卻也不能無限上綱。資誠企管顧問執行董事林瓊瀛就認為,求職者如果把工作單純當成學習機會,是相當不正確的心態。「公司招募員工是為了替公司創造價值,」他提醒,倘若新鮮人才剛進入職場,卻一心只想著繼續進修,恐怕也無法認真工作。
因此,在職進修的第一個要件,就是不能影響既有工作表現。林瓊瀛還記得,他在進入職場四五年後,計畫出國念書,向當時的主管報告後也獲得認同,但他還是正常上班,僅利用下班時間準備留學考試。他回憶,「那段時間公司、補習班兩邊跑,真的很累,」但也因為積極負責的態度,反而獲得主管的賞識,在學成歸國後,又回到資誠任職。
他進一步分析,新鮮人倘若想利用公司資源,例如贊助學費或是利用上班時間去在職進修,第一步得先拿出績效,成為主管心目中的好員工。「如果你的工作表現好,主管才願意投資你,有進修機會也會主動推薦你去參加;倘若表現平平,要保住工作就不容易了,更不可能說服主管讓你去進修 。」
提升績效 讓公司投資你
有了好表現,其次還得讓主管看到在進修之後能為公司增加的效益,讓他相信這是項划算的投資,如業務人員去上了簡報技巧課程後,表達溝通能力將有所提升,也就能夠創造更好的業績。如此一來,公司主管自然更願意撥出資源讓員工去進修。
「但若是一個內部行政人員想要公司補助他去上攝影課程,和工作內容實在距離太遠,主管就未必能接受,」林瓊瀛補充。
倘若公司不願意提供協助,但進修的意願又很強烈,就得要有投資自己的心理準備,如犧牲週末假日的時間自掏腰包去上課。胡修遠建議,新鮮人初入職場,不必急著想進修的事情,反而應該把重心放在工作上。
「先了解工作需要的能力與特質,等到熟悉工作內容以後,再視工作需求以及生涯規畫,決定是否有進修的必要,」他特別舉例,很多新鮮人才剛開始工作,就跟著別人一起報名專業補習班,但事先沒有搞清楚自己需不需要這項技能,之後也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去上課,反而違背了進修的本意。
「在職進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胡修遠提醒,倘若進入職場後,一心只想著進修,卻忽略該以工作為先,對公司跟自己都不是好事。
「任何種類的進修,都要以能提升工作表現為前提;如果只是為了進修而進修,長官可能會質疑你對工作的投入,而你自己也沒辦法從進修中獲得好處。」林瓊瀛則是建議新鮮人,如果真的有心進修,卻又還不確定職涯發展方向,可以先選擇投資報酬率最大的進修項目,例如外文。「語言只要學得起來,以後絕對有機會能派上用場,更可以開拓視野,增加自己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