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往後的操作難度比1個月前高出許多困難,該怎麼判斷新興市場的走勢?哪些領頭國家最值得布局。
近期股市正成形「灰姑娘」現象,那就是2011年的輸家成了今年第1季大贏家。近2個月全球股市「豬羊變色」,贏家與輸家的漲跌差距,是海嘯後首見的最大幅度。
根據統計,2011年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平均跌幅18%,其中新興歐洲跌幅最重達25%,其次是拉美21%,新興亞洲跌幅也達18%;相較之下,債臺高築、風暴核心的歐股跌幅反而比新興市場低,只有11%,而失業率在9%高檔區的美國,S&P 500指數不漲不跌,新興市場著實成為外資提款機。
但今年1月分之後,一場灰姑娘復仇記開始上演。統計至2月20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勁揚16%;從各別區域來看,新興歐洲漲勢最為剽悍22%、其次拉美漲得也夠嗆,達18%,亞洲雖然漲了15%,卻居3大市場之末,對照年前、年後的報酬率,印證了「跌得越深、反彈越大」。
推升新興市場股市上漲的幕後原因究竟為何?長期觀察全球市場的永豐投信海外投資部副總經理陳人壽表示,歐美兩國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主要導火線。
法人被軋空、散戶等回檔 行情欲小不易
去年底歐洲央行(ECB)提供歐洲銀行約5000億歐元、為期3年、利息1% 的低利貸款(簡稱LTRO),且並未限制這筆資金的運用,接下來2月底還有第2輪1兆歐元的低利貸款,這種等同無上限融資給銀行的計畫,化解市場憂心金融體系缺乏流動性的危機,成功挽回投資人信心。
其次,是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宣布要把低利率政策維持到2014年;不僅如此,市場預期Fed 將推出第三次量化寬鬆(QE3)。當充沛無虞的資金,遇上引信已被拆除的歐債未爆彈,原先被當作「提款機」的新興市場股市,展開報復性上漲,使得部位低的法人不得不回補,這點從新興市場年初以來持續淨流入、貨幣升值得到證明。
2月中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林如惠參加全省3場巡迴講座,現場聆聽的人潮比預期多3成,投資人丟出的問題多半是:「不用擔心歐債再次脫軌演出嗎?」、「這股漲勢能持續多久?」、「現在再進場會不會太慢?」這些問題均顯示,散戶沒搭上順風車,而且是滿手現金在場外等待進場契機。
歐債危機變轉機 上半年看資金、下半年看基本面
對於投資人疑問,管理JP摩根資產管理海外基金規模550億台幣的投資董事吳淑婷俏皮地用「頭過身就過」(台灣俚語)來形容歐債變化。她說,未來歐債仍將持續占據新聞版面,但影響力道已從原本的森林大火變成小火苗。
時光再回到2011年下半年,當時市場一面倒的認為歐債無解、歐元將瓦解,全球將陷入二次衰退;負面消息雖多,但同時間不少國家提早採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軌並進,除了降息外,也推出許多財政刺激,像是俄羅斯、巴西、中國等,營造有利股市的環境。
相較於財政政策效應緩慢,降息的乘數效應在3~6個月後就能發酵,「現在市場就沈醉在標準的資金行情環境。」吳淑婷說。
今年以來,賺了近15% 的瀚亞投信股票投資部協理林宜正說:「行情總是在半信半疑中上漲,景氣初升段,股市驚驚漲一點都不意外。」一語道破投資人的心態。ING 投信基金經理陳信嘉認為,根據歷史經驗,大跌過後的反彈,指數漲幅都會超過5年的長期平均值。
短線來看對於新興市場上半年行情可樂觀一些,但空手者要等待回檔。至於中長線股市能否延續上漲力道?專家看法略有不同。陳人壽從資金行情的角度觀察,美國就是指標國家,「如果QE3未如預期推出,絕對會有失望性賣壓。」
吳淑婷認為,下半年市場會從各國執行財政政策的效果來評估。舉例來說,像是中國產業調整的步調,特別是內需與出口比重;取得紓困金的希臘政府執行的改革方案,以及美國赤字改善成效、就業及房市等經濟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