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商品市場一直忽略環境問題,會對社會產生損害,形成所謂「市場失靈」的現象,也就是說,市場上的產品在沒有環境成本的考量下,價格可以維持低廉,創造更多的消費數量,不過後遺症卻也導致了更多的污染情形。
從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市場失靈本應藉由政府定位經濟行為中「內生化外部成本」的相關作法,來端正和引導所有市場行為回歸環境和經濟平衡的最適境界,這樣才能在「一隻看不見的手」驅使下,達到環境和經濟的新平衡。不過可惜的是,當我們看到市場失靈時,政府卻也經常跟著失靈了。
以「全球暖化」這個國際間最熱門的議題而言,當全球各國都轟轟烈烈地大談要如何達成溫室氣體減量時,我們的政府卻連個願景都不及提出,甚至有些國內產品業者還認為何必管那麼多,少了環境成本負擔,不就可以增加市場價格競爭力;殊不知,歐盟正在研議對非京都議定書國家採取貿易制裁手段,同時間,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大廠也已開始要求上下游配合廠商提供溫室氣體排放資訊,這一切的跡象都顯示了環保技術正可能成為未來廠商是否有競爭力的指標,沒有環保也可能沒有未來的競爭力。
國內目前雖然也有所謂的「環境市場」,但政府似乎還有些抓不住「該管則管,不該管的就不應該管」的分寸。
舉例而言,環保署辛苦多年所建立的國內資源回收市場,成效雖然堪稱卓越,但若仔細分析起來,由於整個市場中依然還存在廢棄物「量」不足的情況,因此在政府採取「配撥」平均分配電子廢棄物到各處理廠商的政策下,結果居然使得所有領取廢棄物處理補貼的處理廠商設備使用率不到40%。在沒有規模經濟,更沒有技術升級和市場效率的行為出現下,結果竟是完全違反了競爭效率原則。
國外環境市場已經多元化,令人擔心害怕國內腳步就算急起也無法直追。在京都議定書下,自2002年起,國際環保協議為全球已經創造了上百億美元的碳市場價值,根據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2007年的報告指出,碳排放交易市場在2006年的價值超過300億美元,比2005年成長3倍,其中排放交易市場達250億美元,清潔發展機制CDM市場,則約50億美元,市場規模及潛力令人不可小覷。
而美國環保產業期刊指出,全球環保產品和服務市場可望於2008年成長至6,56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能源產業、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更被各國視為朝陽產業、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加以扶持發展。
環保政策並非洪水猛獸,若能將其視為長期的、經濟生活型態調整過程中「必要的惡」,而逕行應有的生產技術調整及市場運作,甚有可能在調整過程中在全球環保市場掌握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