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克(Chuuk)位於加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中央一圈錯綜複雜的環礁當中,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簡稱FSM)四國之一,其14座主島占地約37平方英里,共同環抱著一處直徑40英里的潟湖。
日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進入本區,並於1919年經國際聯盟授權,正式取得了託管控制權,又於1922年成立南洋廳(Nan’yo-cho)。當時楚克的殖民地經濟「由」日人「為」日人所組織,以漁業、商業性農業和小型工業為主。
1930年代中期,多羅亞斯島(Toloas,西文:杜伯隆島,Dublon)市中心人口約800人,幾乎清一色是日本人;當時的楚克社區在親屬關係、工作和領導統馭上仍依循自己熟悉的模式,但與全球經濟、受薪勞務以及日本法律、教育、保健、政治等制度的連結日益增強。來自日本的移民活動與經濟發展,在此時期漸興。
雖說移入者造成楚克底層階級的土地喪失與文化同化,但經濟發展亦帶來了若干優點。直到1990年代,老一輩長者依然記得當年豐厚的勞動薪俸、進口貨量,以及和移入者──大多出身沖繩或貧困的日本鄉下──之間愉悅的人際關係(包括通婚)。
備戰煙硝緩緩上升
自1930年以來,日本海軍便對密克羅尼西亞的軍事潛力展開調查,並與南洋廳合作進行基礎建設,這在戰爭開打的關頭證明了其重要性。然而,雖然日軍自1930年代晚期已對土地、勞役加強控管,但南洋廳仍由文官主政;因此,據大多數楚克人的說法,當時在地人並未將此類建設視為戰爭前兆。
隨著日本進占印度支那,海軍也藉由密克羅尼西亞境內各機場、海軍設施向前挺進。欲執行此項野心勃勃的計畫,有賴大量勞役。1940年,楚克島上的軍事勞役共計35,000名,其中包括受徵召入伍的朝鮮籍士兵12,000員、犯人500名,以及7,000名密克羅尼西亞人。
1941年2月,日本第四艦隊司令將其總部設於楚克。擴張後的基礎建設、外來勞工的湧入、勞役的大增,意味著楚克人的日常生活經歷了顯著變化。尤其就多羅亞斯、倚天(Eten)和威諾(Weno)三島而言,島民已日漸淪為少數民族。為填補勞役需求,加羅林群島各地男丁紛受徵召,有時導致其原鄉島嶼人口戲劇性銳減,當地婦女因而得肩負起更多的生計與社群重擔。
居住在人口密集區的島民們透過收音機、報紙和日籍熟人追蹤世界大事。歷經了數十年殖民統治而熟習日語、又浸淫於愛國宣傳的鋪天蓋地,楚克人對戰爭終將勝利的預測深信不疑。
太平時光一去不返
發動戰爭初期,日本帝國海軍傾全力於進攻作戰,對楚克僅略事防禦,視其為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前線的支援基地。1942年夏天起,楚克成了日本聯合艦隊的大後方——好一個活躍的海軍生活中心。
1943年9月以降,日本中太平洋戰略易攻為守,由攻擊任務的執行轉變為防禦盾的構築,以屏障帝國本土諸島。楚克的角色也出現了巨大轉變,自戰備支援轉為屯兵戍守。時至1944年4月,楚克潟湖區已容納了14,293員兵力。
對楚克人來說,大軍開到,隨之而來的便是地產與房產的沒收、軍事化統治、糧食短缺,以及空襲。出身摩恩的康士坦丁.葉尼克(Konstantin Enik)所說:「在日本時代,海軍駐紮這邊之初,我們日子還算太平。但其他士兵抵達之後,我們可就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