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錢存銀行呢?看似安全,但以目前低利率、物價皆漲的環境來看,從銀行賺到的微薄利息反而被通膨吃掉,等於是倒虧。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資」,唯有投資,才有機會戰勝通膨,甚至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機會晉升為百萬富翁。
只是,目前全球經濟欠安,投資人難免會擔憂:錢到底該放哪裡,才能穩賺、且賺得比定存還要多?
低利環境 高股息受青睞
越來越顯得迷霧重重,令許多投資人束手無策,因為他們自成年以來根本沒經歷過這種市場狀況,於是選擇現金或超級安全的政府債券以規避風險。該報建議,投資人去研究歷史經驗,說不定能找到一座投資燈塔。
《華爾街日報》表示,20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政府也是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利率水平,以幫助美國應付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累積的巨額債務。當時,聯準會將利率維持在
1% 多一點的水平,低於每年的通貨膨脹率,而根據數據,在1951年的往後10年,股票的表現一直優於債券,其中高殖利率股票給投資人帶來最多的回報,根據美國Strategas的統計,股息收入占股票總回報達40%。
由於40年代末的股市與2011年的股市遭遇差不多,意味「高殖利率分紅股」(配股配息),未來將更受到重視。《華爾街日報》強調,「從理論上說,公司需要支付股息的壓力,通常會幫助他們避免犯下嚴重錯誤。」長期來看,分紅型股票的成長率,反而比非分紅型股票高。
投資大師 也愛高股息股
其實不只《華爾街日報》發現這樣的趨最近《華爾街日報》一篇「向50年代學投資」的報導引起話題。報導指出,現在的投資人像在摸著石頭過河,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背負著大量債務,美國聯準會(Fed)將利率牢牢鎖定在接近零的位置,企業獲利前景勢,許多投資大師也非常重視公司的長期股利政策,股利收益高低更成為他們選股的要件。其中最愛投資高股息個股的,非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莫屬。巴菲特常在價值選股後,危機入市,在股價低檔時期買入長線配發股利的好公司,存股數年,然後在股價高點時賣出,讓他股價、股利兩頭都賺。
投資大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也強調,除了關注公司業績,投資人也須注意股利政策,因為一家公司的股利高低反應了投資風險,也是支撐股價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家公司長期配發高股息,代表具備良好體質且風險有限,股價長線看好。
著名的基金經理人、美國威靈頓基金管理人約翰‧聶夫(John Neff)也是長線投資人,他強調,投資高現金股息殖利率,以及基本面良好且經營模式簡單的公司,長線持有並搭配波段操作,獲利最高。
長線投資 股利股價雙賺
巴菲特與葛拉漢都是投資界的大師,也是專業投資人,在國外可以用投資高股息公司存股的方法而大獲利,那麼台灣投資人能否利用同樣的方法與邏輯,長時間存股而賺大錢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勞委會專門委員的退休公務員張錦輝,目前已經60多歲,他在30多年前就開始存股票,有錢就買高配息的台化(1326),現在加計配股及配息,已經累積超過400張以上,以目前股價換算,價值超過3600萬元。
儘管台化2011年度配發的現金股利較2010年的7.5元大幅縮水,但也有4元水準,意味著張錦輝今年領取的股息至少有160萬元,等於每月有13.3萬元收入,讓他足以過個安逸的退休生活。
也許有人會認為花30多年存股時間太久,要做到並不容易,本刊也訪問到專注投資台塑(1301)的高媽媽,她花9年時間,低檔買了68張台塑,其實只付出300多萬元本金,但加計歷年的配股,現在持股已增加至84.7張,若以今年配發4元現金股利估算,高媽媽將可領到33.88萬元股息,等於每月有2.8萬元可供花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