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後,追求經濟成長幾乎是各國共同目標,但近幾年來愈來愈多國家發現,經濟成長不一定跟國民福祉正相關,包括台灣馬政府在內,不少國家元首已宣示編定「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 Happiness Index)來取代惟一的經濟成長率指標(GDP)。
當馬總統已宣示往提升國民幸福感的方向施政時,《遠見》首創國內媒體之先,進行幸福感調查。調查顯示,此刻的台灣人看自己,還算有點幸福;但想到整個社會與國家,就不免搖頭歎息。12個面向的個人幸福感平均分數為64.2分(滿分100分計);但台灣社會目前的快樂程度只有48.9分(滿分100分計),不及格。
個人最快樂的面向是家人、朋友關係以及身體、心理等層面,對財務方面的滿意度較低。但最低的就是對整個社會的快樂評價。這顯示作為一個台灣人如果要快樂點,就只有退縮到小我層次,只要牽涉到國家社會發展,許多國人是無奈的。例如有不少企業家想到外勞薪資無法跟本勞脫鉤,無奈。受薪階級看到許多行業的人明明所得更高,卻能合法逃漏稅或減稅,社會公平正義難落實,無奈。
不少家長看到連升學草案都尚未搞定的十二年國教勢在必行,有痛心自己小孩被當白老鼠實驗的無奈。更不用說三不五時爆發的豬雞鴨牛等食品安全問題、政黨間的政治紛爭毫無終了的跡象、核能安全壟罩陰影、及各種社會亂象等。
本次訂戶版封面故事幸福感調查顯示,即使每個台灣人的「快樂」相加,也敵不過社會環境所帶來的「不快樂」。在世界各國紛紛走向幸福施政的潮流下,台灣從小我到大我,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高成長八國,將成全球成長動力
本期的零售版封面故事則越洋專訪在2001年提出金磚四國一詞的高盛投資公司董事長歐尼爾(Jim O''''Neill)。經過十年,他與團隊最新出版新作《高成長八國》(The Growth Map),提出除了原有的大陸、印度、巴西、俄羅斯這金磚四國外,未來印尼、韓國、土耳其、墨西哥也將是全球成長動能。這八個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至少都占全球1%以上,但仍會高成長。為什麼是這八國?本期有詳細介紹。
很多人建議歐尼爾把俄羅斯從金磚四國除名,但他不認同。歐美等地區也有很多專家唱衰大陸,他卻認為中國會是高成長八國之首。他最常造訪的國家是美國與大陸,已訪大陸近40趟。但很多看衰大陸的專家其實根本未訪問過大陸。
今年3月於北京舉辦的大陸最重要年度政治活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兩會,《遠見》特派記者親臨現場採訪,得到的大陸未來發展主軸是「穩中求進」。從整體經濟到稅務 、房產、人民幣匯率等將如何發展,《遠見》帶回最現場直擊內容。
本期其他精采內容包括彙整3月間台灣四大機構公布去年度的基金評鑑結果。在全台灣銷售的1620檔基金中,《遠見》挑選了其中19檔表現最佳的基金,整理出經理人共同的投資心法,是數百萬基金投資者最佳的參考指南。
其他精彩內容還有從未接受過台灣媒體訪問的大陸商用地產第一大業者、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及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來臨此刻,台灣的低碳成績單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