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四川臥龍熊貓養殖基地,工作人員正在照料一群熊貓寶寶。該中心自二○○八年汶川大地震後已經關閉,預計在今年年底整修完成。
這體型壯碩的熊貓到底有什麼了不起?放眼全球,牠實在太有特色了,也難怪人們向來認為熊貓能夠吸引眾人的注意了。但這種十九世紀末還幾乎沒沒無聞的素食哺乳動物,是如何一躍成為舉世皆知的明星呢?故事相當精采。
有不少引人入勝的故事暗示,中國古代的帝王們知道有熊貓這種動物存在。但倘若真是如此,那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中國皇宮中關於自然史的繪作,沒有任何一幅跟這種動物有關?
在人煙罕至的中國山區生活的人們,對熊貓可以說相當熟悉。然而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一直到一八六九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暨動物學家佩爾‧阿曼德.戴維(Pere Armand David)得手幾隻熊貓之前,一般人對這種動物仍舊相當陌生。
十九世紀時,傳教士涉足自然史研究相當普遍;至少在中國,有這種重大發現的,正是像戴維這樣的天主教傳教士們。彼時,戴維為巴黎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收集數以千計的植物和動物標本。他耳聞有熊貓這種動物後,便雇用中國當地的獵人獵殺牠們,將牠們的毛皮送回歐洲進行研究—他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
眾人趨之若騖
此後,對熊貓趨之若騖的人彼此間你爭我奪,就成為大熊貓歷史的一大特色。分類學家搶著將熊貓劃歸在生命之樹中正確的分類裡;探險家矢志成為首位親眼目睹熊貓、獵到熊貓的人;收藏家希望成為從中國帶走活熊貓的第一人;一般群眾爭先恐後,想要搶在所有人之前看到活生生的熊貓;各家動物園努力搶第一生下熊貓寶寶;而科學家們則競相爭取在野外研究熊貓的機會。
現在,捕獲的熊貓成了為數可觀的頂尖研究的主題;而這些研究已經逐漸轉型,不再像起初那樣,踉踉蹌蹌地嘗試繁殖、哺育他們所捕獲的熊貓。研究顯示,就DNA的結構而言,大熊貓和一般的熊應該屬於同一科,只不過牠們已經演化成為主要群體之外,獨立的一個分支。
牠們雖然是草食性動物,但腸道和牙齒卻比較近似肉食性動物。那是因為,過去有一段時間,牠們的活動範圍隨處可見竹子,為了生存,牠們便演化成吃竹子為生。然而,由於牠們的消化系統原本是設計來消化肉類的,如今改吃「素食」,效率就沒那麼好了,這就是為什麼牠們每天得攝取大量的竹子,才能應付基本的日常所需。
一般來說,牠們每天的生活不是吃,就是睡。然而,一直到一九二○年代末期,人類都還不曉得這些知識,更何況當時的人類對熊貓所抱的居心跟現在可是大大不同。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註1) 的兩個兒子,克米特(Kermit)和小西奧多(Theodore Junior)兩個人,便搶著要成為西方世界最先射死大熊貓的人。
他們說服了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Chicago Field Museum)「增加亞洲館的收藏」,為他們倆遠征各處、蒐集各種標本(包括熊貓標本)買單。
這兩位羅斯福總統家族的公子將他們在中國的英勇行為作成紀錄,出版了《追蹤大熊貓》(Trailing the Giant Panda )一書。現在讀來,這本書實在不怎麼高明,但它至少呈現出當時人類是以什麼態度對待不尋常的物種。
活逮熊貓在那之後,人類在大熊貓史中的下一個里程碑是:活捉牠們。實現這個里程碑的重要人物,是當時的美國時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尼斯(Ruth Harkness)。哈克尼斯的夫婿比爾是探險家,一九三六年,剛喪偶的她用丈夫留下的財產前往中國,準備把丈夫的骨灰撒在那裡,過程中她和嚮導意外發現了一個洞穴。熊貓媽媽外出覓食了,把寶寶留在洞裡,而哈克尼斯正好帶著奶瓶和奶粉,於是便活捉到了一隻熊貓寶寶,她給牠取名叫「蘇琳」。
註1(編按) Theodore Roosevelt人稱「老羅斯福」,一八五八年生,一九○一年擔任美國總統,一九一二年卸任;一九一九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