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去年房市交易量空前低迷,讓一向出手精準的富邦人壽,面對只有大型壽險公司才有資金實力去搶的「士林官邸地上權案」大意失荊州,被皇翔建設以超越信義計畫區的價格(皇翔23.88億元得標,若加建築成本,每建坪成本勢必突破百萬元)搶走,連擅長買地的壽險公司都看走眼,專家學者、甚至一般人看錯台灣房市也就不足為奇。
按照營建署統計數據顯示,全台2011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共計為36萬1704棟,創下近八年來新低,其中衰退最為明顯的是台北市與新北市,衰退幅度都在兩成以上。
例如台北市2011年第一季買賣移轉還有1萬6495件,但來到第四季,交易量剩下1萬105件。只是,交易量雖明顯萎縮,但房價始終不跌,許多有需求或等著撿便宜的人,對此大惑不解。
原因很簡單,除了買方觀望不肯出手,就連賣方也在觀望,因此委賣量隨成交量同步下滑,未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價格也就沒有修正的壓力。
我的看法是,自從2011年3月奢侈稅議題出爐至今,大多數買賣雙方,其實都已備足「子彈」(即資金),準備來一場耐力賽,好像小孩子玩遊戲,你瞪我、我瞪你,看哪一方先挺不住,先眨眼的就先輸。
有些學者專家總認為,量縮價必跌,但一年來市場已經證明,房子不是股票,只要經濟情況沒有明顯變壞,房價走勢與成交量關係並不大(像帝寶頂多一、兩戶在賣,有人接手就不會跌),成交量只是讓趨勢更加明顯,卻不是引領趨勢的主因。
僵持不下,量增是唯一結果
以目前失業率持續下降、就業信心持續上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推斷:經過一年觀望,多數人購房的意願與能量並不會減少,反而有可能增加,繼續拖下去,買賣雙方總有一方會忍不住(先眨眼),不是買方咬牙買下去,就是賣方認輸降價賣,最終都會讓成交量放大!
這就難怪各大房仲公司持續擴大徵人,全台房仲家數、與經紀人數量也仍在微幅增加中,並沒有如預期出現關門潮或失業潮。事實上,對房仲來說,價格漲跌根本不重要,有成交量就好。
既然「量增」是必然的結果,所以量增就不代表價格必跌或必漲,真正引領房價走勢的,其實是最基本的供需關係。換句話說,要先出現明顯的價格趨勢,成交量才會隨之上揚。本文目的即在提醒想購屋的消費者,你得先搞清楚形成「價跌量增」或「價量齊揚」的原因,也才能搞懂哪種可能性較高,你才能精準判斷是否下手與何時出手。
第一個假設是:若今明年房市「價跌量增」,代表買方不願接受目前的成交價,賣方則在壓力下急於降價求售,這一來,由於自住或投資需求強勁,成交量將會快速翻揚。就算部分賣方不缺錢,但因擔心價格進一步下修,也會跟著拋出,導致成交量進一步提升。
另一個假設是:若今明年房市「價量齊揚」,代表買方需求不但沒少,反而與時俱增,只好咬牙接受目前的成交價,由於委賣物件不多,只要買方開始接受目前成交價,價格將立即上漲,一旦價格上漲,擔心還會再漲的人就會停止觀望、紛紛下手購屋,而原本惜售的賣方,在價格提高的誘因下,委賣意願隨之提高,導致成交量明顯上揚。
坦白說,以眼前房貸利率如此之低的程度,賣方急於出售的壓力其實不大,只會在不同區域中,根據供需關係,分別出現價跌量增或價量齊揚的狀況。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兩種假設,會在不同區段上同步上演。
在新興重劃區,短中期尤其可能出現價跌量增的局面。過去幾年,由於具有夢想、願景、題材的區域(通常是新興重劃區),在價格上想像空間較大,對賺短線價差的投資客極具吸引力,使得這類缺乏生活機能與工作機會的投資性產品,投資性購買需求「源源不絕」。
但當價格一路攀高、且奢侈稅阻斷了其他短線投資客買盤後,使買盤只剩下長線需求的置產族,偏偏這類置產族對價格十分敏感,價格不降根本不買,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這些區域就會出現價跌量增的換手現象。
至於其他生活機能較佳、與工作機會較多區域,則遲早會量價齊漲。
自住客是基於實質需求出手,置產族則基於容易收租購買,在自住客或置產族都想買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導致價量齊揚的接手現象。由於一般自住客財力不如置產族雄厚,容易心存觀望,只是時間明顯不利於自住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