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受邀至監察院演講時提出「台灣人才吃存糧」的憂心,他指出,培養人才應從不同的角度找到自信及方向,朝更國際化的方向走出困境。前哈佛校長德瑞克.伯克(Derek Bok) 在著作《大學教了沒?》(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中亦提及任何對高等教育的討論,首要之務在於釐清大學所追求為何?究竟要學生4 年後帶走什麼?幫助正值人生可塑期的學子,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學習理解不同行業的角色、發展從事該行業所需心智能力。
高等教育肩負產業人才養成之重要階段,若能更貼近產業所需人才、清楚人才需要哪樣的能力、這些能力要如何培養、有哪些資源及工具可以應用、有哪些工具可以幫助,在在成為人才發展的重要課題。因此,從策略性人才管理與策略發展觀點:
1. 建立共識擬訂組織策略目標與營運計畫。
2. 職能需求分析。
3. 職能缺口調查。
4. 職能發展系統規劃。
5. 職能發展系統實施與回饋為執行人才發展之重要歷程,又以職能發展系統的落實執行與成效追蹤為關鍵。
規劃生涯發展先了解自己
美國全國職業資訊統合委員會(National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Coordinating Committee, NOICC) 為協助青少年及在職人士能因應職業發展及知識技能之變化,隨時提高個人專業能力及滿足職業技能要求,為學前兒童及成人訂定了「全國生涯發展指南」(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s, NCDG), 分為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教育和職業探索(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exploration), 以及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3 大領域; 另外, 英國2000 年的國家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 亦將生涯教育和輔導(career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視為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 核心,協助學生自我發展:學習了解自己和發展其能力;生涯探索:學習探究學習和工作等生涯機會;生涯管理:學習生涯規劃、實踐和調整其生涯計畫。
因此,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了解教育學習和工作的關係、發展運用生涯資訊的技能和找尋工作的能力、培養生涯規劃的能力,擬定個人發展計畫(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 IDP)思考並決定改善或發展的重點、目前的問題點、所需相關知識、技能和態度、目前指標、可行方案、運用哪些資源、完成期限、如何評核與追蹤,並促成有效的生涯決定,以為國際共通趨勢。
有「台灣公關教父」雅稱之台灣奧美集團的白崇亮董事長,於《勇於真實》一書中,勉勵莘莘學子:「在這世上要找到自己真正的角色,最大的挑戰在於『真實』……個人職涯發展並非拿著藍圖、按圖施工的過程,而是在『拼圖』,拼圖時最重要的是,你心裡要隱約明白,最終拼出的那幅圖畫,要長成什麼樣子,當你手上只有小小的一塊拼圖時,根本不知道最後的全局是什麼。你只能吸收經驗,然後把它放在圖上,然後慢慢累積。在求學階段,未必能讓我什麼都懂,但可以幫助你進一步從『我現在有什麼、未來還缺什麼』的角度來思考生涯發展。」
UCAN 以職能為基礎的人才發展架構
Harvey 、Locke 和Morey (2002) 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推動廣泛而有系統的就業力教育,應當注意以下4 個重點:
1. 在一般課程中融入核心就業力養成,讓所有學生都有充分學習機會,而不是只侷限於少數專業課程或學程。
2. 從工作經驗中學習,強調學校與雇主合作,提供學生職場體驗機會。
3. 協助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學生的正式學習與成就證明,對於個人自我發展的反思與記錄;關於個人教育與職涯的發展計畫。
4. 提升職涯輔導單位功能,使其能有效支援就業力教育系統的各個層面。
因此,教育部於2009 年開發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之「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簡稱UCAN)」,以協助學生規劃個人職涯發展,縮短從學校到工作世界的轉換時間,增加對自我職業興趣及職場趨勢理解、具備正確的職場職能,目前使用學校數達9 成以上,使用對象包含學生、在職人士,累計使用帳號數逾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