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篇)楊文麗:厚,為什麼不早點跟我說!
長期致力於自學教育的諮商心理師楊文麗,總是提供兩個孩子偌大的自主空間!然而,親子之間,怎可能沒有「針鋒相對」的時候?思索半天,瀟灑派媽媽掌門人楊文麗與我們分享了近日和女兒的小衝突。
「我女兒體能超好,前陣子居然迷上『跑酷』運動!」(跑酷Parkour:極限運動的一種,又稱為「城市疾走」)。差點跟不上女兒腳步的楊文麗,對這活動一知半解,只覺得它瓜分了好多家庭時間。某日,她告知女兒,那個周末上午,全家將接受某電視臺的專訪……。
「什麼?禮拜天要來家裡?厚!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我那天要參加跑酷啦!」女兒聽到消息後開始反彈,甚至表現出有些不受尊重的不悅。
碰了個釘子,楊文麗仍希望全家一起受訪,但也不想強迫女兒暫停活動,「跑酷花費妳那麼多時間,不能有些彈性嗎?」她說出內心長久的疑問。
「我明明三個月前就已經告訴妳啦!」女兒理直氣壯地說。
「啥米!三個月前說的,誰記得啊?」媽媽內心忍不住OS。
籌備已久的跑酷怎能不去呢?何況還是工作人員耶!女兒沉吟一會,撂下一句:「那你們受訪就好了啊,少我一個沒差吧!」
「噢!孩子果然長大了,開始懂得選擇自己的生活!」想必大部分父母這時都會想要對這些「翅膀硬了」的孩子,狠狠說教一番吧!楊文麗確實也有些慍怒,同時夾雜著一絲失落。不過,面對此時心中高漲的情緒,她告訴自己必須要有一個認知:做父母的並沒有「否定」孩子選擇的權利。
但心中的不悅,又該怎麼排遣?她淡淡地跟女兒表示:「妳這樣說,讓媽媽很不舒服。」
表現出對女兒的重視,也讓女兒同理自己的心情。瞬間,孩子態度軟化了:「好啦好啦∼我以後不去就是了⋯⋯。」在女兒沮喪的神情中,楊文麗看見孩子對跑酷的期待。
「我後來想,一定有『她好我也好』的解決方式。」楊文麗認為,親子衝突的核心,都應該導向解決問題;因此,她重新跟電視臺接洽,將採訪時間延後,女兒還是能參加活動,一家人也能開開心心地受訪,豈不兩全其美!
「青少年的探索能力是很強的,這時如果一味限制、禁錮,很容易就會爆發衝突。」楊文麗表示,親子間常因孩子「跑得太快」而產生齟齬,尤其對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感到陌生時,這樣的「不暸解」更讓許多「擔憂」氾濫如潮,衝突當下,不經思考、拒絕傾聽、本能性地反對,便很容易引來孩子「你不懂啦!」、「我就是要這麼做!」等絕決的回應。
楊文麗也提到,孩子在青春期的言語必然比較直接,若有這樣的認知並慢慢適應,自然不會在衝突中燃起更猛烈的光焰。而衝突當下,若是被孩子的言語所傷,適時表達出「你這樣說讓我很不舒服」、「假如你是我,你會有怎樣的感覺?」等明確感受,讓孩子從中培養出同理心,遠比說出傷人又傷己的氣話來得有效!
「與孩子相處,做父母的必須適時放掉手上的線,若一味拉緊,衝突只會更加劇烈。」楊文麗語重心長地表示,父母們若懂得在衝突中鬆開想綁住孩子的執念,放下種種的「教訓」、「勉強」……,相信親子之間,將更加海闊天空!
(同學篇)陳意文:明顯就是衝著我來!
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令人思緒澎湃。陳意文舉起手,想要分享自己的看法。
「意文,妳說說看?」老師點她發言。
「在我看來⋯⋯」
「老師!」A同學不尋常地突然起立發表意見:「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從另一個方向來看?」A同學的口氣很嗆。
整堂課中,同樣的狀況頻頻發生,只要陳意文一發言,A同學就起立打斷。明顯是衝著她來的。
這一切,班上同學都看在眼裡,甚至連老師也感受到不對勁,還試圖打圓場:「其他同學有意見的時候,其實可以先聽聽看再回應。」但是A同學不理會老師,依舊故我。
陳意文意識到事情並不單純。她馬上思考所有可能,心想大概是先前制定規定時,她向導師提出的建議,讓常違規的A同學很不方便。而且,導師採納了。
果不其然,一下課A同學就筆直地朝她走來。陳意文心裡已經準備應戰,她告訴自己要正面處理,不能害怕與逃避。於是,當A來到她面前時,她冷靜地先開口:「妳有什麼事嗎?妳今天對我好像很有敵意。」
A幾乎是貼著陳意文的臉,瞪大了眼睛,用極大的音量咆哮:「妳真不要臉,妳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
看著對方充滿威脅性的肢體動作,陳意文當下很害怕,但還是盡量穩住情緒不退怯:「如果妳是指規定的事,那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我不是針對妳。」
「妳真夠卑鄙!太小人了吧!」對方舉起緊握著的拳頭,不停地對她破口大罵。
事發突然,害怕、憤怒的情緒奔湧而上,加上身旁的同學只靜靜遠觀,完全沒有任何人伸出援手,陳意文感覺更孤單委屈。只是,眼見對方的情緒高漲到極限, 她知道,此時若在兩人間再添加任何情緒,火山將會徹底爆發,對方高舉的拳頭也就會落下……。
「情緒在高點時,並不適合處理因此衝突事件而引起的負向情緒,最好優先處理衝突事件本身。」多年過去,陳意文在習得衝突管理的相關知識後再回溯此事,肯定自己當時冷靜的回應,既沒被對方嚇哭,也未跟著對方失控落入叫罵的漩渦,只是不卑不亢地與自己站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當時陳意文腦海中有滿滿的充分理由和解釋,但她並未逼迫對方在此刻面對與接受,「有研究顯示,在高漲的情緒下,人的思考能力會降低。」她深知當情緒滿溢時,絕不適合處理事情,除非是對方希望當下獲得解釋。
A同學在嘶聲咆哮一陣子後,突然放下拳頭轉身離去。陳意文則是一路顫抖著身體,離開現場,直到遇上信任的對象時,再透過事件訴說和擁抱,抒發情緒並獲得撫慰。
此後兩人偶爾在課堂上遇見,誰也沒再提起此事,同時也幾乎不做任何交流。
這是諮商心理師陳意文經驗中最激烈危急的衝突事件,因當下處理得宜,未釀成進一步的傷害。而這份成功經驗,成為她日後面對衝突的基本態度:「不心虛逃避,用堅定、溫和的態度面對。」她相信,不論決定以迴避、退讓、協調等何種方式面對衝突,前提都是,自己不能被「害怕」的感覺所吞噬。
能面對它,才有機會處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