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投資人較少接觸興櫃股票,原因在於興櫃股票單日成交量少、股價波動不是很平、就是很大,因此除非有明確標的,否則一般人大多以上市、上櫃股票為投資重心。
但是,投資最吸引人的就是「找出別人還沒發現的寶藏」,興櫃的資訊沒有上市櫃公司來得透明,雖是缺點,但也是最大優點,其中有太多能飆漲數倍的潛力股,只要用對方法,就能領先挖掘。
跟著產業政策走 才能賺大波段
興櫃市場於2002年1月成立,最初登錄的公司是107家,至今已成長到約有275家,是企業上市上櫃的前哨站,以新興產業、年輕公司較多,近年來在政府鼓勵海外企業回台掛牌的政策下,海外註冊的F開頭公司也不少。還有部分是曾經出現過財務危機,或是虧損多年而捲土重來的企業,浸淫市場稍久的人就會知道來龍去脈,但能不能真正翻身則有待觀察。
展志投資董事洪季志指出,興櫃的族群會跟著熱門題材及流行走,例如這2年題材最熱的當屬生技、光通訊、LED和太陽能產業,相關企業登錄興櫃相當密集,只是後來LED、太陽能狀況不佳,導致興櫃相關個股先暴漲後暴跌。而生技和光通訊有點相似,都是2000、2001年最當紅的新興產業,時隔10年,當年的泡沫味道又在興櫃重現。
洪季志認為,正因為興櫃是前哨站,所以當投資人看到某類股開始密集上興櫃,或是股價開始一起上漲時,敢於投資者應該都能賺到錢,甚至不買興櫃,改買上市櫃也可以。但像是生技類股已在興櫃變成最大族群,包含化工類股在內有多達44家,多檔個股股價都已經向上破百,他反而認為應該居高思危。
不過,大眾證投資部副總張智超和台灣工銀投顧專業副理尤天弘卻認為,大漲數倍後還能延續長線走勢的興櫃公司,「跟著政策走」絕對是必然要件,過去政府大力扶植新創科技,但目前政府想要扶植的是生技產業。「政府持續投入資金,現任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專精生技,台灣相關人才充沛,生技業很有發展空間!」張智超說。
尤天弘則指出,有政策加持的股票,才會享有高本益比,生技是最明顯的族群。因此他們都認為,投資人不妨先認清自己能承擔多大風險,願意冒險一點的可以投資新藥,穩健一點可以選已經有EPS的保健食品,真的看不懂就選其他產業。關於生技股的投資要訣,後續有專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