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很多事情都必須同時考慮媽媽與胎兒!做好健康管理,才能提供良好的環境孕育胎兒;同時,也不能輕忽人身安全,避免意外發生「撞」況而殃及胎兒。比起一般人,孕媽咪真的得用多一點小心,避免讓自己與胎兒因碰撞意外而受到任何的傷害!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每每聽聞孕婦遭逢意外,總會讓人有更多的不捨,因為除了大人之外,還有胎兒的安危揪著大家的心!從以下兩則關於孕婦意外出「撞」況的新聞事件,讓孕婦了解更加小心做好自我防護的必要性,以確保母胎安全!
新聞事件1‧瘦孕婦撞冰箱門‧胎兒不幸死於腹中
身材纖細的年輕孕婦懷孕20週,工作中不慎被冰箱門撞擊,可能因身材太纖瘦,皮下脂肪少,羊水也較少,加上撞擊力量與角度,竟造成嚴重的後果──胎兒硬腦膜下出血,胎死腹中。
新聞事件2‧孕婦被車撞‧母胎互救雙雙平安
懷有29週身孕的孕婦,在騎機車返家的途中,因路邊的車子突然打開車門,讓孕婦連人帶車碰得傾斜,再被後面急駛而來的貨車撞上,翻滾到路邊的她,脾臟、左腎有粉碎性破裂,情況危急,送至醫院急救,止住母體近2,000c.c.的大出血。婦產科醫師剖腹取出小男嬰,但男嬰沒有心跳、呼吸。經過搶救,才恢復生命跡象。最後,母子均安出院返家!
發生「撞」況非同小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強調,「媽媽的狀況好,才能給胎兒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她說,像「新聞事件1」這類案例的確非常少見,對遭受撞擊的孕婦而言,要擔心的不只是孕婦本身的問題,還有是否造成胎兒的中樞神經受損及出血問題,更是令人擔憂。林姿吟醫師表示,有時候可能無法立即查覺胎兒的狀況,往往等到出生後,因為寶寶的呼吸情況不佳,思考可能引起的原因時,產婦回溯孕期曾發生碰撞意外,才驚覺原來在子宮內的胎兒在那一次的撞擊後,竟受到如此大的影響!
皮下脂肪少‧保護作用有限
林姿吟醫師解釋,理論上,胎兒在子宮內受到胎盤與羊水的保護,而子宮外還有脂肪層的加強保護,但對於過瘦的孕婦來說,因皮下脂肪較少,所能提供的保護作用自然有限,若是再碰到羊水不足(妊娠20週時的羊水量還不多;後期快要分娩時,胎兒較大,羊水量也相對較少)的問題,萬一腹部受到撞擊時,胎兒受到的影響程度已不容小覷,加上隨著撞擊力量大小與胎兒置身子宮內的角度等變數,更是難以預估影響胎兒的實際狀況為何?她表示,如果是力道相當大的撞擊,甚至可能會發生胎盤剝離使子宮出血不止,而造成胎死腹中的悲劇。
林姿吟醫師補充,即使透過彩色超音波與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胎兒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情況,但寶寶出生後,可能面臨發展遲緩、癲癇等問題究竟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則無人可給答案。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避免腹部受撞擊
林姿吟醫師表示,「孕婦首要避免腹部受到撞擊,讓胎兒免於置身危險中」。同時,為了讓胎兒有更安全的生長空間,「脂肪層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她提醒,雖然做好孕期體重管理很重要,但也不宜過分控制,「孕期增加的體重不要少於8公斤,最好在10〜12公斤為宜」;對於原本體重過輕的孕婦,則建議可適度再增加一點體重,讓脂肪層厚一點,以給胎兒多一些安全的屏障!
萬一真的發生腹部受撞擊時,除了當下儘快就醫檢查外,林姿吟醫師提醒孕婦,「一定要隨時注意胎動」,以即時掌握胎兒狀況。
被撞後‧母體大出血‧胎兒幫止血
比起「新聞事件1」的不幸結果,「事件2」的母子雖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最後,以雙雙平安收場,讓人感到該對母子何其幸運。根據參與急救的醫師對媒體表示,「母體腎臟破裂程度已達最嚴重的第五級,情況並不樂觀,但經過探查後,並沒有進一步的出血,有可能是寶寶的重量壓迫,對腎臟產生止血效果,才讓媽媽沒有繼續出血,這場車禍,不僅媽媽保護了孩子,孩子也救了媽媽。」
6 Tips‧讓自己處在「撞」況外
逐漸隆起的肚子是孕婦的「正字標記」,不少準媽媽總無意識地將手放在肚皮上或托腹,或許是油然而生的母性,滿心希望腹中胎兒能因此得到多一點的保護吧?的確,一個不小心,凸出的肚子真的容易發生「撞」況,孕婦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處於「撞」況之外呢?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Tip 1避開人潮擁擠處
人潮多的地方難免容易發生推擠碰撞的意外,孕婦若身處這樣的環境,大概也會緊張突然閃出一個冒失人士時怎麼辦?因此,最佳方式就是儘量避開人潮多的地方!然而,對於每天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趕上班的準媽媽來說,可能造成不少困擾,這時,建議準媽媽不妨提早出門,避開尖峰時間,既不擔心擁擠人潮,也不怕沒有位子坐;或是改在搭乘人次較少的站上下車;甚至可試著與主管商量,看是否能彈性調整上下班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