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後的La Tour Bois-le-Pretre。(圖片提供/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
大破大立的「拆除重建」難道是唯一真理?走在台北街頭,城市天際漸趨狹窄,在逐漸失去地面居住品質的同時,會不會哪一天,我們連藍天浮雲都將失去?抬頭看見的只剩方整的矩型天空。
「都市的豐裕,是從當地豐富的人文歷史,以及刻劃了歲月痕跡的空間而來,人們生活和相聚的場所,是不能當成商品拿來消費的。」安藤忠雄在其自傳中,深刻點破了老舊住宅與城市相應的關係,回看把都更做為商品的台灣,這不啻是一嚴厲的批評。
世界自從混擬土運用與現代主義美學的契合,超過30年的老建築比比皆是,在台北近四成住宅超過30年,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美國更有超過八成的建築已有50年歷史,如果將這些建築全部拆掉重建,耗費的金額、時間及資源以及施工時住民的不便,都是相當可觀的消耗。因此,就仍能繼續使用的建築,在預算範圍內予以整修再利用,是無可避免的議題。
老屋整修不重建
由法國巴黎最大社會住宅機構Paris Habitat-OPH主導的La Tour Bois-le-Pretre,就是一個很好的老屋更新例子。這座在1961年由建築師Raymond Lopez建成的16層高樓、96戶的社會住宅,在1980年曾經歷過一次失敗整修,在走入21世紀後,當前的住宅環境已不合住民使用,在確認建築本身結構安全穩固無虞,這棟已有50餘年歷史的建築,選擇以「整修」改善居住品質,而非拆除重建。
Paris Habitat-OPH在2005年舉辦La Tour Bois-le-Pretre整修競圖,在基地面積不可改變的限制下,建築團隊Frederic Durot、Anne Lacaton與Jean-Philippe Vassal採取有別於其他團隊只更動室內空間格局、維持原來建築外型的保守手法,大膽採取由內而外,創造全新體驗的概念而贏得此次競圖。
Drout、Lacaton及Vassal思考著,既然基地面積無法更動,何不讓樓板向外生長?外擴的樓板不僅增加了住戶坪數,更可變身成為花園、陽台、日光室,創造出半戶外空間,讓蝸居的擁擠室內有了開放的自然體驗;打掉外牆,原來視野狹窄的小窗成爲通透性高的落地窗,為空間注入了明媚陽光,讓過去總是陰暗的角落開始明亮,更節省了60%的能源消耗。走進住戶Marie-Jean Benjamin的陽台花園,種著一些番茄,一台腳踏車,站在那裡,看見的是開闊風景,還能在陽台上悠閒運動,難怪他開心的說:「我以這棟住宅爲傲。」
在有限預算下,外擴的樓板以鋁板為主要材質,就像是為老舊建築再度覆上一層全新皮膜,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熠熠四射,成為巴黎天際線的另一亮眼地標。不是台灣單純的拉皮整修外觀,建築團隊的設計,同時兼顧了外型美觀與室內居住品質的提升,讓整修的價值更為提升。
整修前的大樓入口及住宅空間,內部空間較為陰暗。(圖片提供/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
整修前的大樓入口及住宅空間,內部空間較為陰暗。(圖片提供/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
整建後,加上陽台,讓室外的風景及陽光納入,空間變得更為開闊,雖然仍有一些小問題,但整體而言,住民的反應良好。(圖片提供/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
從住民角度思考,不再便宜行事
不僅只在外型與居住空間仔細思考,設計團隊連住民在整修過程中所需忍受的不便,都完整納入規劃中。住民只需短暫搬離,整修工程壓縮在兩年內完成;外加樓板、陽台、花園工程採用預鑄組件,所有構件已在工廠生產,因此施工現場只需一天時間組裝,所以當居民早上外出工作,下班回到家中就有嶄新的陽台、花園,靜靜的在家中等待主人回來。
如同擁有一間新家般,這一切所需費用只是重建費用的一半多一些,約合新台幣4.5億元,換來的卻是時間、金錢及資源的節省,更讓居民早日回到熟悉的住居環境。反觀台灣,全然拆除重建住民就只有搬遷一途,在外租屋的痛苦與不便,是難以道盡的痛苦;而一些仍然堪用的房屋在都更大餅下拆了,犧牲的更是住民與房屋無法割捨的情感,這些難以解決的複雜,似乎可以從La Tour Bois-le-Pretre案中找到借鏡。
都市當然必須代謝汰換,重建也絕非等同錯誤,在《都市更新條例》中,都市更新的處理方式包含重建、整建及維護,但重建帶來的奬勵容積,而整建只有補助,讓都更的執行結果偏向以重建為主,忽略了其他的選項與可能。
或許,該用不同的方式去欣賞城市裡的建築,放慢腳步,重建真正不堪用建築,整建堪用建築,關注每一位住民的聲音,或許才能位都市更新衍生的問題,找到較為完美解答。
整建過程。(圖片提供/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