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名單的出現猶如在英國文壇投下了一枚炸彈,發揮了層層擴散效應,其間有三個重要因素不容忽略。一是企鵝出版社開始在1983年發行《葛蘭達》雜誌,為之打開了銷售通路;二是受到欽點的這批青年作家確實很爭氣,紛紛在國際性文學大獎──如曼布克獎、惠特比文學獎(現已更名為科斯達文學獎)等──脫穎而出;三是包福德這匹千里馬終於找到了伯樂,《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背後的出版大佬海德曼(Rea Hederman)力促《葛蘭達》雜誌跨海賣到新大陸去,銷售量及影響力倍增,再也不可同日而語,並於1989年自成出版社,原來每年只出六本書,由企鵝代理發行,接著海德曼在1997年為葛蘭達出版社增資,每年出書25本。
包福德在1993年如法炮製了第二屆不列顛名單,其中的艾恩.班克斯(Iain Banks)、路易斯.迪布爾耐斯(Louis de Bernieres)、艾倫.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和哈尼夫.庫雷西(Hanif Kureishi)等,多已是今日耳熟能詳的文學健將。隨著包福德在1995年離開《葛蘭達》轉戰《紐約客》,接任包福德編輯職務的傑克(Ian Jack),旋即在1996年與《紐約客》聯手製作了「最佳美國青年作家」專輯,包括了2001年因《糾正》(The Corrections)而被奉為小說天才的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2002年以《中性》(Middlesex)獲頒普立茲獎的傑佛瑞.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以及《愛在冰雪紛飛時》(Snow Falling on Cedars)的暢銷作家大衛.古特森(David Guterson)等人在內。
其實,「20 under 40」並未百發百中。舉例來說,1992年因《足球熱》而迅速竄紅的尼克.宏比(Nick Hornby),是1993年名單的遺珠之憾。反之,連續兩屆在1983和1993年上榜的亞當.瑪斯—瓊斯(Adam Mars-Jones)則成績平平。此外,從1995年至2007年連續編了12年《葛蘭達》的傑克也自承常會看走眼,例如早在美國作家強納森.薩弗蘭.佛爾(Jonathan Safran Foer)橫掃市場以前,就有人跟他推薦了《啥都瞭了》(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的草稿,卻被他棄如敝屣!因此當《葛蘭達》在2003年選拔第三屆不列顛青年作家時,傑克組了一個五人評審團,自任總召集人,在出版社、經紀人所送交的130部成品與草稿中,企圖找出具有潛力的新秀,以提供遠眺未來的參考座標。這張名單與前兩屆最大的區別,在於女作家的人數明顯增加,以蒙妮卡.艾利(Monica Ali)、瑞秋.卡斯克(Rachel Cusk)、瑞秋.賽佛(Rachel Seiffert)、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和兩度上榜的甘迺迪(A. L. Kennedy)最為耀眼,男作家方面,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安德魯.歐哈根(Andrew O'Hagan)與陶比.力特(Toby Litt)也都有傑出表現。
2007年,傑克再組評審團圈選第二屆「最佳美國青年作家」,其中佛爾和華裔美籍作家李翊雲備受矚目,同時傑克也在評選過程發現了三個趨勢:第一、小說出版的速度越來越快,撰寫首部小說的年齡層也日益下降,因此在這張名單中,年齡上限已從40歲改成35歲;第二、在寫作品味上,新一輩作家似乎已對社會階級失去了興趣,但對死亡和不確定性卻格外關心;第三、絕大多數的入圍者都參加過不同的寫作課程,可見對新一代的美國青年來說,寫小說已被視為一種工作生涯的選擇,可以透過教育習得箇中訣竅。這些變化將對未來的小說創作產生何種影響,有待持續觀察,然而這或許正是「20 under 40」世代剪影最大的意義吧?
海德曼在2005年把《葛蘭達》賣給了倫敦慈善家兼出版人饒欣(Sigrid Rausing),饒欣跟海德曼一樣珍視《葛蘭達》的獨立創新與知性內涵,且財力更加雄厚,使《葛蘭達》毋須顧及商業考量,只求擲地有聲。不過自從傑克在2007年卸任以來,《葛蘭達》迄今已換了三個主編,最近一位是2009年上任的美國編輯符理曼(John Freeman),因此2010年的「最佳西班牙文青年小說家」專題,可以看成是符理曼想要開創新局的另一嘗試。
◎作者簡介
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暨文字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