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葛蘭達》與大西洋兩岸的「20 under 40」 (上)

文/蔡明燁    

從1983年起,英國文壇每隔十年會挑出20位年紀在40歲以下的「最佳不列顛青年小說家」,迄今已舉辦三屆,美國則於1996年與2007年亮出了兩張「最佳美國青年小說家」的名單,而自2010年起,更出現了首屆「最佳西班牙文青年小說家」的選拔。這些英、美、西文的「20 under 40」名單背後有一個共通點──文學雜誌《葛蘭達》(Granta),因此想要了解大西洋兩岸「最佳青年作家」的緣起及後續的影響,就不能不從《葛蘭達》談起,因為一切都與該雜誌的出版歷史、編輯特質和文學視野息息相關。



《葛蘭達》是1889年在劍橋大學成立的學生雜誌,劍橋以「劍河」(River Cam,徐志摩稱之為康河)聞名,「葛蘭達」便是「劍河」的古英文名。



長久以來,《葛蘭達》靠著劍橋對學生社團的經費補助,以及出版後在校園裡和大街上的叫賣來維持營運,當然稱不上規模,可是雜誌裡卻曾有許多成名大師早年的習作,包括神探福爾摩斯的創作者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英國劇作家麥可.富蘭(Michael Frayn)、大詩人泰德.修斯(Ted Hughes)、美國才女希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戰地記者約翰.辛普遜(John Simpson),以及因創作了童書角色「維尼小熊」(Winnie the Pooh)而享譽國際的米恩(A. A. Milne)等,所以這份學生雜誌又可以說具有相當悠久而美好的傳統。



1970年代間,財務的困境和一般學子對英國文學的普遍冷感,使當時不定期出刊、每期只有32頁的《葛蘭達》幾乎處於停擺狀態,直到1979年,有位從美國到劍橋大學攻讀文學的研究生包福德(Bill Buford),毅然接下了編輯職務,終於讓《葛蘭達》雜誌改頭換面,不僅走出了大學校園,甚至步上國際舞台。今天當我們追溯《葛蘭達》雜誌的歷史,通常是指從包福德接手以後的1979年9月號為第一期。



包福德是個桀驁不馴的編輯奇才,他認為《葛蘭達》不能再以劍橋學子的作品畫地自限,而要以出版英語世界中最好的原創文字自許。他當時原只打算編出一期《葛蘭達》,估計雜誌出版時,自己的學位差不多也完成了,便要回美國老家去也。不過他有意拿這一期的篇幅大幹一場,藉機接觸他尚未拜讀的文學精英。包福德的發刊詞裡充滿了挑釁意味,揚言當代英語文學是美國人的天下,因為英國作家的創作潛能已近油竭燈枯。他製作了長達208頁的「新美國文學」專題,邀請的寫手多是首次被引進英國的新人,包括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和威廉.蓋斯(William Gass)等。奧斯特的代表作是1987年問世的《紐約三部曲》;桑塔格在1960年代以論文馳名,但把自己定位成小說家,雖然她的短篇小說直到1986年才在《紐約客》雜誌備受肯定;至於蓋斯當初在《葛蘭達》發表的,則是1995年摘下美國圖書獎的《隧道》(The Tunnel)小說雛形。換句話說,包福德一鳴驚人,在新秀揚威以前,即已向讀者推介了未來的小說大家。



憑藉少許的社團經費和廣告支持,《葛蘭達》第一期印製了800份,出乎預料被搶購一空,再版後也全部售罄,於是包福德隱約感覺到《葛蘭達》或許大有可為,便撤消了打道回府的念頭。



在包福德的主導下,《葛蘭達》變成訂閱制的刊物,但不保證一年可以收到幾期,因為包福德雖有意朝季刊發展,可是秉持寧缺勿濫,雜誌經常脫刊,從1979年到1995年包福德卸任為止,《葛蘭達》在16年內推出了50期,也就是平均每年出版三期,然而每期的問世都會在英語文學圈裡帶來一陣熱潮。例如包福德在《葛蘭達》第三期宣判「英格蘭小說」之死,但同時也預言了「不列顛小說」的降臨,並刊出一個年輕小夥子的草稿,即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1981年的傑作《午夜之子》。本書後來不但獲得了布克獎的殊榮,也在1993年布克獎25周年時獲選為「布克獎中的布克獎」,並在2008年中被推舉成「永遠的布克獎得主」。



「不列顛小說」的概念逐漸發酵,包福德陸續安排年輕作家──如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等人──到劍橋大學去朗讀作品初稿,與讀者面對面,入場券則拿來貼補雜誌的開銷,於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文學網絡逐漸成形。到了1983年,包福德更搶得先機,爭取到「書市委員會」(Book Marketing Council)的一筆經費,在《葛蘭達》第七期製作了「最佳不列顛青年小說家」專刊,一個新鮮而又精巧的書市策略於焉誕生!這張名單等於是包福德對英國新一代寫手的預測與評價,圈選了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石黑一雄、麥克尤恩、魯西迪和格雷安.史威夫特(Graham Swift)等青年才俊。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767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