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班上的小亞今天上課一直講甲蟲的事被老師扣點,居然發脾氣衝到教室外面。昨天上課我只是吃了一口點心麵,他就大聲跟老師說我偷吃東西,害我超丟臉的!我說他大嘴巴,他還說他的嘴巴一點都不大,真是氣死我了!」
小亞(化名)是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屬於自閉症族群中能力較好的一群。他們的智商正常甚至高人一等,卻有社交和溝通的困難。他們的固著行為或強烈的特殊興趣也比一般人明顯。這群孩子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認識和思考世界,和同齡的孩子相比,他們較為自我中心、完美主義,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和社會規範;過於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常滔滔不絕訴說自己有興趣的話題,或是直指對方的錯誤,而不顧別人的感受。
他們社交和情緒控制的能力往往不如其智能表現,所以常被誤認為是明知故犯、破壞班規、沒禮貌(上數學課時大聲糾正老師的算式)、愛發脾氣(預期下午要上電腦課,但臨時電腦維修無法上課就大叫「老師騙人」)、愛告狀且不易與人合作(分組討論時無法考量同伴的觀點而堅持己見)。
亞斯伯格非關教養不當
亞斯伯格是先天大腦功能方面的問題,並非家長教養不當所造成,也不是孩子自我封閉或刻意搗蛋。但正因為這群孩子外表與智力正常,仍就讀於普通班,有些人學業表現又特別好,他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有異於常人的個性和行為表現,為什麼無法遵守簡單的教室規則,為什麼聽不懂老師說「再講話試試看」背後真正的意思是「不准再講話了」!
亞斯伯格的孩子還常出現下列困難:
1. 感官知覺異常:對於外在的溫度、光線、聽覺、觸覺、味覺等刺激顯得過度敏感或不敏感。例如:他們排隊時容易推擠前後的人,可能是因為有觸覺防禦,同學靠太近讓他感到不舒服而想推開。
2. 動作協調問題:動作不靈活,平衡感較差,不太會丟接球,因此失去許多在球場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因為手部精細動作較不靈活,因此排斥寫字,字跡也較不工整。
3. 這些孩子因社交技巧不好、不懂得反抗、判斷力差以及自我防衛能力弱等,容易成為同儕中被欺負或利用的對象,因而需要家長和老師利用機會教導、幫助。
正因為這群孩子經常誤踩家長和老師的「地雷」,說話做事常被糾正,同儕容易對他們產生負面印象,一般生的家長也容易對他們產生誤解。
一般同學與亞斯伯格孩子發生不愉快,當下不喜歡、不開心的感覺都是正常的,不需要求孩子不能生氣。家長可提供一些當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讓孩子理解亞斯伯格先天的困難和行為的原因。
3招,與亞斯伯格和平相處
亞斯伯格孩子在校園中出現以下「狀況」,師長如何引導?
一、他們當眾抱怨、批評別人時,等一下,不馬上嚴厲糾正 。
情境1: 老師點名不小心將王小華叫為陳小華,小亞大聲說:「老師,你連『王』和『陳』都分不清楚嗎?」
情境2: 上樓梯時,前面的胖女孩動作較慢,小亞不耐煩說:「這個大屁股走快點!」
說明:小亞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事情,心直口快,不會說善意的謊言;看似不尊重他人且態度粗魯、沒禮貌、讓人尷尬,但其實無惡意。
怎麼做:此時一般孩子不應馬上嚴厲糾正小亞,避免落入口舌爭辯;提醒孩子別太在意他們無心的言語,不知道如何回應時最好先別說話,或是用正向的話回答,比如「別人會喜歡你說好聽的話喔!」師長請記得示範該情境下適當的行為和語言,例如:有人擋到路時,可從旁邊繞過,或是說「借過」。
二、他們無法接受忽然的挫敗和改變時,不要求他們馬上消除負面情緒 。
情境1:自然課自製小汽車比賽,小亞覺得自己做得最好,賽車一定會第一名,結果輸了,他氣得一腳踩爛小汽車,把同學嚇壞了。
情境2: 小亞和同學玩遊戲,同學間商量出新的遊戲規則,小亞認為和以前的規則不同,大罵:「你們犯規!」堅持要用舊的規則玩,結果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說明:亞斯伯格的孩子對「輸」和預期外的改變反應較強烈,不是愛發脾氣或故意罵人,而是他們對特定事物要求完美,容易負向思考,對既定模式又過於執著。落敗和突然的變動容易造成他們的挫折、焦慮,不知如何反應。
怎麼做:當小亞無法接受失敗時,提醒孩子可稍等一下,不需要馬上要求他們「不要生氣」,更別說「輸了有什麼關係」等火上加油的話。當小亞情緒高張、講話愈來愈大聲時,可以對他說:「其實你小聲講我就知道了。」等小亞冷靜下來後再試著安撫他,比如「你是不是想照舊的規則玩?新的規則也很好玩喔!要不要試試看,跟舊的沒有差很多,」或者「那我們下次再玩舊的。」
可預期的改變儘量事先告知小亞,給他一點時間做調節轉換,一旁的師長可用圖片或文字預告,效果更好。平時就經常讓小亞練習各種不同的轉換和突發事件,讓他體驗改變也會有好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