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馬上就要來了,記得出入公共場所、吃東西前,做好洗手動作,就能降低病毒量,也等於減少罹病的機會。
近來家長進到診間,常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孩子是不是腸病毒?」其實除非是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否則醫師也只能回答「不能確定」;況且有時口內水泡可能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才出現,這時家長常常誤以為是醫師誤診。
根據疾管局每周疫情監控,國內腸病毒疫情從五月起已進入流行高峰期,全國每周平均有兩百多個班級因為腸病毒而停課,累計至五月十五日,已有38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大部分都是腸病毒71型所造成,只有一例是伊科6型,患童主要集中在五歲以下,幸好目前所有孩童均已康復出院,很少出現後遺症。
其實,伊科6型在台灣已經四年沒有被檢出,過去較常見於一歲以下新生兒,通常不會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症狀,因而容易被忽略。台灣從一九九八年迄今,累計共出現12起伊科6型病例,其中有五名幼童死亡。
腸病毒種類多 5歲以下是高危險群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 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餘種病毒。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一年四季都可能有感染病例出現,但仍以四到九月為主要流行的季節。
根據台大臨床的診斷經驗,五歲以下的幼童若感染腸病毒71型,會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幸好國內小兒科醫師目前對腸病毒的治療有一定的了解,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康復出院。由於人體免疫力的基因非常複雜,目前的醫學尚無法確實了解為何五歲以下的幼童有較高的致死率。
黃立民指出,腸病毒的種類有六十幾種,每次引發流行的腸病毒可能類型都不一樣,大約每五、六年就大規模流行某一型病毒,這也說明了為何今年會出現國中生、小六生等年紀較大的腸病毒患者,而不是只有大家以為的五歲以下小朋友。
「只要曾經感染,身體就會產生抗體。」他說,但由於台灣幾乎一年到頭都有人罹患腸病毒,除了幾種近似的類型有交錯保護作用外,得過一種腸病毒,還是會感染其他類型。因此,幾乎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不停地感染各種腸病毒,推估台灣成人大概都有三、四十種以上腸病毒抗體。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慧如說,大部分的腸病毒感染者通常都沒有症狀且自然康復,即使在少數會造成臨床疾病的腸病毒感染中,也因腸病毒種類、病患的年齡等而有不同的症狀,其中又以發燒為主,部分病童也可能有躁動、食慾差、腹瀉及輕微感冒等表現。這類非特異性的發燒通常持續二至十天,很少會出現併發症。
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傳染,病毒的傳染常因學童或成人從外面帶回,或學童間相處而造成; 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的傳染媒介,尤其是絨毛玩具,因為清洗不易,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而傳染給其他幼兒。
發病七天內最危險 注意多喝水多休息
黃立民指出,腸病毒傳染力在發病的前幾天就開始了,病毒存在於喉嚨與糞便中,尤其由腸道排出的病毒可存在持續數周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周內傳染力最高,病情痊癒後,仍有一、兩個月的傳染力。因此,腸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另外,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例如擁擠的美食街、托兒所、幼稚園、安親班、小學等,也較容易發生傳染。
感染腸病毒後,大約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疲倦、厭食等症狀,病程為七至十天。此外還有咽峽炎也很常見,症狀有發燒、疲倦、厭食、喉嚨痛及易流口水,一般少有併發症。只有極少數個案,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新生兒敗血症等併發症。其中又以腸病毒71型最可能出現致命性的併發症,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聞腸病毒而色變」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一九九八年大規模流行後,引發國人對腸病毒71型的重視。
一般來說,腸病毒發病後七天內是重症發生的危險期,家長應該要特別注意,黃立民建議家長應該讓得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因為小朋友常因口腔的水泡及潰瘍疼痛,導致不願意吃東西及喝水,久了會造成脫水的現象,而幾個月大的嬰兒,更是有可能因長期的脫水而造成休克情況。
至於多休息是指盡量不要運動,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了要多運動、多流汗才會好得快,於是帶著在家隔離的孫子到公園玩溜滑梯等,這等於是把病毒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既然是要在家休息,就該好好遵守。」陳慧如強調,讓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是家長在照護時特別要注意的。
保持衛生習慣 正確洗手「沖、洗」是關鍵
黃立民表示,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至於國人正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要到二○一六年後才有機會上市。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因為腸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無論是經由身體碰觸或排泄,都是經手接觸而傳播,所以勤洗手對疫情的控制是有幫助的。黃立民表示,所謂正確洗手,不見得一定要使用具有殺菌清毒成分的洗劑,但一定要用清水「沖、洗」才是重點,因為用水把病毒量沖去,就能減少病毒量,進而減輕病毒造成的症狀,不過洗手無法完全洗淨病毒,也不能保證不受感染。
陳慧如提醒,徹底洗手後,注意不要再去接觸口鼻,因為口腔及鼻子都有黏膜,腸病毒因為洗手而停留在皮膚上的可能性較低,然而透過黏膜卻很容易繁殖與傳染,因此個人的衛生習慣要養成,除了洗手之外,要避免口鼻的接觸。
此外,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尤其是密閉空間,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在家裡要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生病的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給其他學童。至於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要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輕者採症狀治療 出現重症病徵送大醫院
陳慧如認為,要預防腸病毒是很困難的,因為病毒到處都有,只要個人免疫力下降,以及體內有足夠的病毒數就可能發病,因此家中如有兩位以上的小朋友,只要其中一人感染,即便父母再怎麼小心,另一個也很難倖免。因為透過飛沫傳染的腸病毒,只要在一、兩公尺範圍內都有可能傳播病毒,單純的房間隔離,並無法避免腸病毒的感染;另外,大人在外面也會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不發病,仍有可能把病毒帶回家,所以腸病毒防不勝防,唯一能做的,也是「多洗手、多換衣物」。
陳慧如指出,目前並沒有腸病毒特效藥,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輕微症狀,只要給予症狀治療即可。例如,口腔長水泡就給予口內膠等,對於極少數有併發症之個案,則採「對症療法」。孩子如果出現持續或反覆高燒、嘔吐、嗜睡、肌抽躍(類似受驚嚇的肌肉抽動)、意識不清、活力不佳、呼吸急促等非典型症狀或有任何疑義,應該趕快就醫。她建議如果孩子因為喉嚨很疼,不敢吃東西,家長不妨給予冰涼的布丁或豆花,甚至是汽水等,利用冰涼感來降底孩子的疼痛感,至於這些高糖的食物,也可補充孩子的營養與熱量。
物品簡易消毒 用紫外線、煮沸殺菌
此外,疾管局也建議家長利用一些簡易的方法來消毒,例如把衣物拿到戶外曝曬,利用紫外線消毒,或是煮沸等方法均能有效殺滅腸病毒;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至6%,以喝湯用的湯匙舀五湯匙,共約80~10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一支大寶特瓶約1250cc,八瓶約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且於24小時內使用。
如果家中有病童,則建議使用1000ppm漂白水擦拭(取20cc市售家庭用漂白水加入一公升自來水調和),消毒的重點只需針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例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不過,黃立民認為,漂白水有濃重的氯氣味道,並非一般人能忍受,可先擦拭一次後,再用清水多擦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