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散文卷.小說卷(上、下)
從小油坑登山口起腳,沿著七星山的石階步道愜意健行,花了一個多小時,不知不覺便爬上了一千公尺的頂峰。站在這座台北盆地最高的山岳,四野望去,八方開闊,綠色山巒嵱嵷綿延,大塊而雄渾,間雜著蔥蘢之林木,充分地展現了北台灣一角之奇美。
風景看盡,我不免注意到頂峰,設有一座解說牌。趨近細讀,牌上介紹著周遭的山川景觀,以及遙望的雪山山脈。這個孤立的解說牌,適時地提醒了我,陽明山國家公園因緊鄰著台北市郊,早已變成台灣解說牌最多的地方。
一路上來,我就讀到四五座,或介紹竹子湖歷史,或敘述硫磺和火山口,或描繪昆欄樹、台灣箭竹不等,牌子內的敘述充滿精準的自然生物知識內涵。
我在閱讀解說牌時,不遠的一隅,還有解說志工帶領一群遊客上來,正在賣力地導覽周遭的地景。一般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多半會以動植物生態和歷史風物做為素材,介紹這座山脈。這位志工講得非常生動,隨隊的遊客也很仔細地聆聽著,不時爆出體會的笑聲。有的還掏出筆記本,忙著記錄他的話。
在野外設立解說牌,乃一認識現場環境的必要措施,蓋無庸置疑。帶隊導覽解說,更是備受肯定的深度旅遊方式,也早行之有年。透過這一類旅遊面向的引導,晚近國人的旅遊層次確實拉高不少。我們的旅行品質,也逐漸擺脫早年只會花錢購物,注重吃喝玩樂的負面形象。
解說牌林立,其實也告知了,如今的旅遊解說,早已進入另一個層次的論述。我們開始得思索,到底要放入多少的自然景觀知識,以及放入哪些內容?進而之,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美學呈現方式,讓國人在面對自己的山水時,引發更深的情感共鳴。
我自己曾長期當解說志工,帶領許多學員進行鄉土文史的旅行,難免對這樣的狀態頗多感觸和思考,不斷摸索更有創意的解說內涵,但也是直到晚近,在陽明山帶隊時,才有了較為不同的具體想法和經驗。我開始嘗試著,以自己熟悉的文學作品,闡述台灣地理山水。
比如,有一回,我在擎天崗發放詩的傳單,傳單上印有三十首詩。包括了郁永河、林占梅等不同時代文人的創作,同時也蒐集了當代詩人諸如蕭蕭、楊佳嫻等人的作品。
發送一陣後,緊接著,我站在擎天崗草原,向遊客們致意,隨即以詩為主題,朗誦各家詩作,一邊介紹周遭的山頭。在初次的解說裡,遊客們或許不能習慣這種表達的方式,但驚訝者亦不少,聆聽後歡喜者,更是大有人在。他們多半有參與自然解說的經驗,很高興竟有這種不同於以往的導覽角度,讓他們對陽明山有了一個新視野。
在這樣分享陽明山詩作的過程裡,身為導覽者,我自己也成長不少。我逐漸學得在一個適當的森林和草原裡,如何介紹當代藝文作家的作品,跟周遭環境的關係。我清楚了然,情境若對了,那是一個很精湛的自然和人文的心靈交會,其他解說難以取代的。
或許是日後都有這樣的情緒吧,當我在山頂看著別人解說時,想到文學和地景的關係,總感覺周遭是熱鬧而溫馨的,彷彿有許多文學家的身影也跟著上來,陪我坐在山頭,一起遠眺。而我也在那種情境裡,跟他們繼續打招呼,想及他們的作品。
比如,往南望去,我俯視著下方的紗帽山,想起了美學家蔣勳。想起這座渾圓袖珍山頭,讓他充滿養成的感懷。再俯瞰下方的台北盆地,不免憶及鄭愁予生動的〈俯拾〉那精彩的詩句:「台北盆地像置於匣內的大提琴」。
若往西,我遙望著大屯山,不免再想起老友向陽,早年在大屯山修築步道,在處女詩集留下了少有人知道的築路詩句,諸如:「路是土階是甚至腐朽的小木橋也是一首獻給大地的歌」。再往西南,望及橫臥的觀音山,我還想起了羅智成浪漫而膾炙人口短詩〈觀音〉:「我偷偷到她髮下垂釣每顆遠方的星上都大雪紛飛」。
好吧,若往東呢,看著內湖的山區,我則想起了詩人洛夫的〈金龍禪寺〉:「晚鐘是遊客下山的小路」。偏北一點,望著露出半腰的磺嘴山,我則想到筆耕這座大山下的林銓居,年輕時在此家園農耕的艱苦生活。再往更北,還有向明、周夢蝶諸君之行旅詩句,隨著地景的橫陳,我的腦海裡還有許多作家的文章,繼續出現……
這個場景,也不會只在陽明山發生。若是站在太魯閣峽谷,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楊牧、陳列、陳黎和吳明益等人的散文和詩作。同樣地,我若佇立濁水溪畔,相信季季、吳晟和宋澤萊等人的小說和旅記,大概也會清楚地浮升。
放眼觀之,凡台灣之地,不論大山大水之區塊,抑或不起眼的小村小島,都有作家書寫的蹤影。在編選的過程,多位編輯委員也都驚覺,十七世紀以來,台灣各時期的文字工作者,早就留下精彩的生活風物的書寫成績。晚近的當代文藝創作,透過更為方便的旅遊和居遊,更留下大量豐富的文學地誌觀察,提供了多樣的精彩地景面相。
作家在長年的生活歲月裡,以家園山川做為背景,展開生命悸動的書寫,描繪自己的成長,往往是一塊土地,最深沉感人的文字記錄和生活刻劃。以山川地理和風物文化為素材的文學地誌,經由作家的文字詮釋,每個時代也都會呈現不同的美學符號和標誌。土地會變遷,但他們以文字做為見證,展現地理景觀另一面的心靈風景,跟土地做微妙互動。那也是我們從事地方導覽解說,最期待的撞擊力量。
台灣雖小,但位居大洋之旁,大陸之邊,地理繁複、物種多樣、族群多元,這些外在的鮮明因素,無疑地都深深地左右了文學創作者的表現內涵。從選集的作品裡,我們亦看到當代作家在創作思維上,明顯地受到島嶼地理環境的複雜影響。相對地,我們的各類作品裡亦展現豐富的多變風貌和內容,形成台灣特有的地誌書寫。
過往,我們甚少從地誌文學的角度,暢談台灣的地理風景,這套選集編選了眾多當代作家,描述城市鄉鎮和山川海洋的精彩文章,同時邀集諸多作家、學者進行評介,希望透過文學風景的導覽介紹,讓我們從人文的界面,開啟另一個新風貌的台灣認識,也豐富我在台灣的生活視野。筆者忝為編輯一員,更誠摯地期待這套選集的出版,不僅帶動新的文學旅遊風氣,同時能激發創作者,繼續新一波具有內涵的地誌書寫。
作者簡介
劉克襄詩人、小說家、自然觀察解說員,野外觀察和古道舊路踏查十餘年,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曾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台灣自然保育獎等。著有詩、散文、小說、繪圖和自然攝影作品等四十餘部,近作有《失落的蔬果》、《風鳥皮諾查》(二版)、《野狗之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