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剛考完高中基測,在補習班老師的鼓吹下,當起招生工讀生。
「不是待在補習班猛打電話,就是頂著大太陽,到各個考場門口發傳單。」看著從小捧在掌心的孩子頭一回下海打工,朋友說,內心可真是矛盾。
孩子大了,是應該試著認識社會的現實,包括被掛電話、拒拿傳單,或是面對冷漠、不屑的臉孔;學習怎麼與人溝通,甚至想出方法成功說服別人。可是,這樣的打工,能賺多少錢?有意義嗎?真能學到什麼?孩子會不會因為挫折而退縮、受傷?⋯⋯許多的疑團,在朋友心頭打上一個又一個的結。
據統計,臺灣目前有七成的大學生是打工一族。到底他們為了什麼折腰?金錢、交友、磨練?打工過程裡,是瞎忙,還是可以趁此找出/ 培養真正的志趣,發展成專才?打工,有沒有可能與未來職涯銜接?如果可行,該怎麼規劃、安排?
現今社會,有銀行助學貸款的挹注,已經絕少學生純粹為了學費而不得不打工,比較多的是想讓自己手頭可以更寬裕些,讓自己提早擁有經濟自主權;加上高度商業競爭和低工資的年代,有太多的打工機會對著學子們遙遙招手。
當許多事成為一種趨勢,順應它,是基本;提升它,更好。與其焦慮孩子打工會不會影響學業,能否先瞭解孩子打工的真正原因,有無取代方案?進而帶領他們重新看待打工,盡量與自己所學做結合,甚至藉此檢核自我的真正興趣和潛能,讓學生打工族,不成為金錢的奴僕,更能在「知其所以然」的省知下有夢、築夢、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