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英皇愛德華七世讚譽Cartier卡地亞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這句話,陳述了其為皇室珠寶供應商的歷史背景,亦催生了6月於台北故宮展出的《皇家風尚》珠寶展。展覽中將中國清代與同時期西方皇室珠寶並置,一窺中西方皇室珠寶如何因跨洲際旅行的興起,進而互為表裡地影響了設計風格。Cartier卡地亞的歷史,其實從珠寶匠Louis Francois Cartier於1847年自師父手中接下珠寶工坊、創立品牌開始,Cartier之名便旋即與王宮貴族連在一起。1856年,執業不到十年間,法皇拿破崙一世姪女瑪蒂爾德公主成為首位皇室嬌客,皇室青睞加持,卡地亞的聲望在上流社會傳播開來。3年後拿破崙三世之妻尤金妮皇后聞風而至,訂製了一組銀質茶具;同一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皇亦訂製了一套冠冕。這一刻,卡地亞風格全面地吹向皇室,甚至在1860年席捲了俄國,攏絡了Saltikov王子。1902年,當時還是英國皇儲的威爾斯親王,即之後的愛德華七世,向卡地亞訂製了27個冠冕頭飾,並在他登基時的加冕典禮上配戴。皇帝的珠寶商
Cartier卡地亞在這時確立了關鍵性的成功。2年後英國發出皇家委任狀,欽定卡地亞為皇室珠寶供應商。雖然從20世紀開始,全球皇室及貴族蜂擁爭購卡地亞以鉑金設計的新古典風格珠寶,並以之為上流品味象徵,但直至英國皇室的「大動作」,陸續1904至1939年間,趨使了西班牙、葡萄牙、暹羅、俄羅斯、希臘、塞爾維亞、比利時、羅馬尼亞、埃及、阿爾巴尼亞等15國皇室,及法國奧爾良菲利普公爵與摩納哥公國的委任狀。「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是恭維,亦像一道預言,卡地亞實至名歸。故宮的《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珠寶展,卡地亞以「皇室象徵」、「引領風騷」及「東風西漸」等三大展出軸心,對應著清朝皇室的「皇家禮制」、「絕代風華」與「西風東漸」三大主題。200餘件出自卡地亞典藏系列的珍品跨海來台,從20世紀初西方貴族意喻身份位階的冠冕、頭飾與珠寶,至財富雄厚新貴階級所訂製的擺件與奢靡程度不亞於皇室排場的珠寶與配飾、乃至深受東方世界風格影響的座鐘、錦盒,連帶我們所熟悉的溫莎公爵夫人曾經持有的豹形胸針、印度帕夏拉大公布品達辛的大型鑽石項鍊,都在展出之列,一如一個最精妙而微的珠寶史縮影。展期從6月9號至9月9號。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及印度大公均是貴客。
溫莎夫人所擁有的著名豹形胸針亦在展出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