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學業,是父母最大的擔憂
(攝影╱莊明穎)
學生打工,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流行,而是存在已久的現象。只是,早期,學生會去打工,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家庭經濟狀況不佳,必須靠打工賺取學費;被迫打工,也就是父母可能做生意或投資出了問題,突然背負債務,於是孩子打工,幫忙還債;也有更慘的情況,父母躲債去了,把爛攤子丟下來,一夕之間,孩子被迫成長,必須自己養活自己。這和現在的孩子打工,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讓手頭更寬鬆些,能夠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追求經濟上的自由、自主,是有很大的差別。
除了學生的心態、狀況不同,其實父母也在改變。早期的父母比較不贊成孩子打工,擔心打工的陷阱或是安全性;而現在,一來媒體不斷宣導打工應該注意的事項,加上打工已成為普及現象,所以一般父母不會再把打工當成是很特別的事情,需要特別在意或是排斥,甚至還會支持、鼓勵孩子透過打工體驗一下人生。只是,最大的矛盾,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打工可以不影響學業。可是,可能嗎?
多些提醒,體驗為先
我自己大學時期也打過工,並且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所以,對於打工並不反對,同時也認為,只要不違法,不管打哪一種工,都是一種經驗,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體驗和收穫。
我也會適度鼓勵我的孩子或學生嘗試打工;不過,在打工之前,我都會問他們:你希望未來的職場上,自己是站在什麼位置?是希望自己成為一般的上班族,還是領導者?假如希望成為領導者,那麼,除了薪水以外,在打工時,你還會想要觀察什麼?如果是想當個安穩的上班族,那麼你又會要想多觀察什麼?
有了這樣的提醒和認知,當他們去打工時,自然就會站在高一點的位置、未來的位置,去看待工作和這份打工,也會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很多人都以為打工能夠增加自己的資歷,對於未來職場競爭絕對加分。事實並不然。打個比方來說,假如一家公司想要找有領導能力的人,相較於擁有加油站、餐廳等豐富打工經驗,學校社團領導成果的展現,反而更能獲得他們的青睞。而如果是想找安分、穩定性高的員工,自然也會找可展現這樣特質經驗的人,至於以往是否有過打工經驗,就不會是篩選的重點。也就是說大部分公司徵人時所看重的過往經驗,不全然是打工經驗。
所以,打工,純體驗就好,除非可以明顯找到自己的目標。像我有個學生,他在餐廳打工,一開始是當服務生端盤子,久了以後,對餐廳的經營很好奇,主動跟老闆要求進廚房幫忙。現在他在廚房當助手,工作比以前更辛苦,可是他覺得很有意義。對他來說,這份打工,讓他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且增進對餐廳運作模式的瞭解,不再只是單純賺零用錢而已。
從關心出發,和孩子共同面對問題
親子對於打工的不同調,難免會引發關係的緊張或是衝突。尤其當孩子想要靠一己之力來購買自己想要,父母卻供應不起(或是不想供應)的物品時,這時,父母再為難,好像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我的看法是,基本上,除非孩子的作法是違法的,例如未滿十八歲,卻想打工賺錢買摩托車來騎。否則,父母最好還是抱持開放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像這兩年,很多孩子都會想買iphone,如果父母嫌貴不給錢,孩子自然就會想要打工賺錢來買。做父母的,一味排斥孩子的作法有時也不見成效,而是讓孩子明白,除了買手機,未來的通話費、上網費,都是不小的開銷,也都必須自己負擔。那麼,要怎麼付?或許就從部分零用錢去繳。那剩下的零用錢還夠其他原本的必須開銷嗎?如果為了養手機而長期打工,會不會影響到課業或生活作息呢?如果因此而產生更多的問題,又該怎麼辦?……。
也就是帶著孩子一步步去推演、去思考、去看見問題,再回頭思索問題能否解決?怎麼解決?再做出最後的決定(還要不要╱ 有沒有條件或能力)買iphone。並且親子雙方也都設好底限和停損點,包括課業基本上必須維持什麼程度、萬一嚴重影響到課業或生活作息時,要怎麼處理等等。
反過來,如果孩子已經是打工族,不管是事先獲得父母的同意,或是偷偷進行,一旦嚴重影響課業或是生活作息,做父母的也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就要孩子立刻辭掉工作,或幫孩子辭掉工作,這會讓孩子感覺沒有面子,絕對會造成孩子強烈的反彈。
我一直相信,關心,會讓孩子的態度軟化;要求和操控,只會把孩子愈推愈遠。所以,遇到孩子打工出狀況,盡可能先和孩子坐下來討論,看看問題的起因是什麼?當初打工的動機為何?目前工作狀況怎樣?讓孩子感受父母的善意和關心,也就比較願意分享自己的狀況和困擾。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重要的基本面
在我的觀察中,孩子雖然受同儕的影響很大,可是,父母的思想,還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最主要是看親子關係夠不夠緊密。所以,當父母花再多的心思在孩子該不該打工?有沒有背著他們去打工?不如先把親子關係經營好,當關係良好,孩子自然會依循父母的思考角度去思索、做決定,有任何問題或狀況,也會主動跟父母溝通討論。如果關係不好,就算父母很努力地要把一些好的觀念或作法,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也可能不接受,為了反對而反對。
另外,要特別注意,少子化的現代,有些孩子打工的出發點是為了交朋友。可是,職場上的友誼關係是較難掌握的,尤其對於年輕的孩子,一旦工作場域出現了成熟、體貼、善於處理事情的同事,很容易就會發展成伴侶關係,且成為生命中的重要支柱。而當心力、情感都投注上去,萬一有一天對方突然離職了、找不到了,或是發現是已婚的身分,這時,對孩子來說,可能造成極大的失落和傷害。
* * *
孩子要面對的未來,和我們面對的未來,某些部分是不一樣的;孩子未來要走的路,也可能是我們看不到、預想不到的。眼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培養孩子具備思考、決定的能力,雖然決定後的結果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是,只要孩子能夠思考、能夠自己做決定、能夠解決問題,不管有沒有打工,未來絕對可以找到自己能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