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寶寶的原始反射
寶寶的腦部從出生後持續發育,大約到3歲時大腦重量才會接近成人的8成,因此,在腦部發育剛起步的階段,會需要較多反射行為應付生理需求、開啟自我保護機制,等年紀稍長、神經發展漸趨成熟,這些原始反射也會陸續整合完畢(整合並非消失,而是擁有自主控制的能力),舉例來說,「吞嚥」對嬰兒而言是反射動作,但隨著年紀增長,我們開始懂得如何控制吞嚥速度、大口吞、小口吞……,能因應想法調整自己的動作。
寶寶的原始反射眾多,有吸吮、尋根、頸張力、驚嚇、抓握、降落傘、迷宮正姿、足底、磁引、咬合、爬行、抬步、腳掌抓握、縮腳、行走等,其中家長較容易觀察到吸吮、尋根、驚嚇等反射行為,以下我們就較常見、較容易觀察的反射行為簡單做個說明。
吸吮反射
把奶嘴或手指頭放進寶寶口中,自然會出現吸吮的本能動作,稱為「吸吮反射」。在3個月大前,寶寶的吸吮動作多半是反射性的,等寶寶動作整合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有較多自主性的吸吮動作。與吸吮反射密切相關的是「尋根反射」,都跟「吃」這項生存本能密不可分。
尋根反射
「吃」是新生兒最直接的生理需求,有時爸媽用手輕觸寶寶的唇邊或臉頰,寶寶會轉頭表現出張著小嘴、想吃ㄋㄟㄋㄟ的樣子,這個「搜尋」的動作正是「尋根反射」,又稱「尋覓反射」。尋根反射常在寶寶肚子餓的時候會出現,換句話說,如果寶寶已經吃飽了,這個動作也不一定可以測試出來喔。
頸張力反射
頸張力反射底下又可細分為對稱頸張力反射和不對稱頸張力反射兩種:
(1)對稱頸張力反射:
抱住小朋友腹部,呈俯臥姿勢懸在半空中,或在坐姿下接受測試,若將頭部向下輕壓,上肢會彎曲但腿部會伸直,反之,頭部向上抬起,上肢會伸直但腿部會彎曲。
(2)不對稱頸張力反射:
讓仰躺的寶寶臉部轉向一側,同側的手腳會伸直,對側的手腳則會彎曲。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黃新雅表示,不對稱頸張力反射在孩子約6個月大會自行整合,但對稱頸張力反射的時間稍晚,約在8~12個月大消失。倘若孩子無法自行整合完畢,將可能對日後翻身、對稱性活動及爬行能力造成影響。
摩羅反射與驚嚇反射
孩子在半坐臥下,讓頭突然往後掉約30度,會呈現雙手向外伸展、手掌攤開背部稍微前拱的姿勢;接著手臂彎曲往前抱胸且手掌緊握,常會伴隨著孩子的哭泣,稱之為「摩羅反射」;另外當突然出現巨大聲響,孩子也出現類似反應,則稱為「驚嚇反射」。驚嚇反射剛出生時比較明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弱,通常在6個月前會整合完畢。
抓握反射
拿條毛巾或是小玩具塞在寶寶手中,他會不會緊緊抓握著?這個動作正是抓握反射,另外,若刺激寶寶的腳掌前半部,趾頭會向腳底方向彎曲,稱為「腳底抓握反射」。
降落傘反射
屬於保護性質的平衡動作,若用手支撐著寶寶的肚子和胸部突然向下降,孩子的手腳會向外伸展、做出類似跳降落傘的動作,稱為「降落傘反射」,不過這個動作危險性較高,沒有做好保護可別自行嘗試喔。
足底反射
由寶寶的腳跟沿著腳掌的外緣向上向內輕輕劃過,可看見拇指上翹且其它腳趾張開的動作,通常在醫師替小朋友進行健康檢查時,才會特別留意足底反射。
咬合反射
孩子喝完牛奶想幫他清潔口腔,正當紗布接觸到牙床,上下牙弓會立即反射性緊閉,這正是咬合反射,約在6個月的時候會逐漸被整合。
爬行反射
讓孩子俯臥、用手按壓腳背心,寶寶會反射性的將腳縮回,引發類似爬行的動作出現。爬行反射在4個月大左右會消失,而真正自主性的爬行在7~8個月大才會出現。
縮腳反射
當寶寶的腳背碰觸到地板或物品邊緣的時候,腳會自動屈膝縮回。
行走反射
用雙手將孩子從腋下撐起、讓雙腳接觸平面,兩隻小腳會一步步向前邁進,呈現類似走路的動作。
反射動作與異常的關連
寶寶的原始反射多半會陸續從6個月至1歲逐漸整合,大腦開始懂得如何主控自己的行為,但每個孩子原始反射的整合時間仍存在著個別差異,倘若缺乏正常的反射、或反射動作遲未消失,常和腦部、中樞神經的發育異常有關,黃新雅治療師也特別提醒,寶寶的反射動作並非每一項都顯而易見,所以家長應該多加留意卻不要過於擔憂,建議如果有任何疑慮,應該至醫療院所尋求專業的協助並進行完整的評估。
寶寶的發展里程碑
從4大面向看發展
小朋友每個階段的發展多半會按照里程碑進行,其中,我們又可從下列4大面向切入觀察寶寶的發展程度:
(1)粗動作:
粗大動作主要指四肢軀幹的活動與穩定度,由身體的大肌肉主宰的動作,舉例來說,從一開始的頭頸控制、翻身,再到之後懂得坐、站、跑、跳、走,都屬於粗動作的範疇。
(2)細動作:
指雙手細部動作的操弄和視動協調(視動協調即為依視覺調整動作的一種能力),例如堆積木、運筆、翻書、串珠珠、摺紙、捏黏土、握筷子等。
(3)語言溝通:
語言溝通又可分為「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4)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指生活自理能力與情緒的管控,比方說哭鬧時能否被安撫?是否會分辨熟悉與不熟悉者?對寶寶講話時會不會對你笑或有其他反應?在陌生環境中會不會不自在?孩子可以自己拿奶瓶吃東西、用杯子喝水嗎?不會說話前,能否用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反應想上廁所?會不會時常尿褲子或尿床?能否自行刷牙?如廁後會不會自己按壓馬桶沖水、打開水龍頭洗手呢?
嬰幼兒動作發展里程碑
除了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發展里程碑外,黃新雅治療師也依臨床經驗針對動作發展整理出各階段粗細動作的發展程度,提供給各位爸爸媽媽作為觀察的參考。
粗大動作 精細動作
0~2個月 □俯臥時頭稍可抬起。
□四肢有自發性動作。
□有抓握反射。
□可追視。
3~6個月 □俯臥時頭抬起90度。
□仰臥拉到坐時頭與身體呈一直線。
□會注視自己的手。
□會搖動手中的搖鈴。
6~9個月 □會翻身。
□手撐著可獨坐。
□東西可換手拿。
□耙起葡萄乾。
9~12個月 □可肚子離地爬。
□可扶物站及側走。
□拇指及食指側拿葡萄乾。
□用手指搓洞。
12~15個月 □可放手站。
□可放手走。
□可疊2塊積木。
□可將物體放入杯中。
18~20個月 □牽一手可單腳站。
□自行蹲到站。
□可疊3塊積木。
□模仿畫直線。
24個月 □可兩腳一階上樓。
□跑步。
□單手拿起2個積木。
□可一頁一頁翻書。
2~3歲 □可一腳一階上樓。
□單腳站2~3秒。
□仿畫垂直線。
□可疊8塊積木。
3~4歲 □可自行上下樓梯。
□可原地單腳跳。
□靜態3指握筆。
□會用剪刀延著線剪。
4~5歲 □可走直線。
□可單腳連續跳。
□動態3指握筆。
□會仿畫+。
5~6歲 □可單腳站10秒。
□可到退走直線。
□能畫身體6個部分。
□會畫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