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動態發展非常快速,經濟主體也從製造業轉為服務業。由於各產業間的文化不盡相同,像傳統產業的文化比較保守,過往人才流動率相對於其他產業是比較低的。除了產業文化特性之外,針對現今人才流動率高,也有若干人歸咎為政府實施「勞退新制」所造成原因。對於這說法,我不是很認同。因為以一位25、26 歲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會一下子就考慮到50、60 歲以後退休的問題是不大可能的。那麼造成年輕世代缺乏忠誠度,流動率高,變成液態族?我認為,家庭、教育、企業都是原因之一。
教育 家庭 企業 環環影響
現代父母親不僅讓小孩衣食無虞,更捨不得給小孩壓力,助長年輕人「有恃無恐」。我觀察到身邊有一些友人的小孩,念大學不是延畢,就是以要專心準備考試為理由不去工作。結果等考試成績不理想,才又急急忙忙地去找工作。即便是已經進入職場工作的年輕人,一遇到挫折就不幹了反正有父母可以靠,現在不是常聽有很多「靠爸族」、「靠媽族」。
另一個因素,我覺得是因現在大學文憑取得過於容易,年輕人的學歷普遍提高,反而降低了從事基礎性工作的意願。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擁有大學、碩士文憑而不願意屈就一些現場工作,造成高流動率。我認為,2008年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政府為了降低失業率,提高就業率實施月薪2 萬2 千元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 方案」),也讓有些企業便宜行事,壓低了職場新鮮人的薪資,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企業對員工的態度是最根本的因素。有一些公司還是以「買方市場」的心態來看待員工,認為雙方是一種「買賣關係」,要求員工要以廠為家、以公司為家,在這種組織文化下,主管又採取權威型的領導。我們不是常可聽到員工埋怨,自己的工作量重、工作時間又長,幾乎要「爆肝」了。
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現代員工在心態上已經趨向於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雖然有些企業立意良善的從硬體設備上設置員工休閒中心、健身房以為可以滿足員工的需求,但企業主更應去了解員工真的會有時間去使用嗎?很多情況下是,員工根本沒有時間去使用。
又如常見的加班問題,我舉個例子來說,數十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常態性加班,後來我詢問他經常加班的原因,原來都不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因老闆還沒走的關係。現在,我在幫一些企業朋友上課時,發現上述情況並沒有獲得改善,而是更為普遍。針對加班問題,企業主不要再以工作時間的長短,來評斷員工的價值,企業要重視並回歸探討是人員太少?還是效率問題?或者是流程做了太多繁文縟節的事情?透過解決問題減少員工常態性加班。
今天,我們講年輕人不願意在一家公司待下來,這時,企業主應要反向思考,究竟組織有沒有滿足員工需求,讓他們願意在公司長織有沒有滿足員工需求,讓他們願意在公司長久的待下去。
保健、激勵因子雙管齊下
以石化業為例,我服務的中美和石油化學公司的股東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相較於其他企業,我們對應試者的專業技能與外語能力要求較高,薪資福利也較優於一般企業。
儘管如此,早期我們還是面臨人才受科技業股票分紅吸引而流失的問題。後來,因2008 年實施了股票入股分紅費用化的制度,加上科技業產業的榮景不在,才讓我們獲得很多的優秀人才。
我們非常審慎思考怎樣做才能留住人才。實際上,從組織架構來看,我們因實施高度自動化作業,讓人力非常的精簡,可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位新人每天忙於自己的工作,即便遇到問題也因同事非常忙碌,而無法協助與照顧。
於是,我們從幾個方面進行改變。一是推行導師制度(Mentor ),藉由資深同事作為導師,帶領新人熟悉工作環境、組織文化,達到讓新人很快融入組織的目的。二是因應石化業的員工年齡普遍偏高,為了讓新人有年輕同儕學習文化,藉由跨部門專案,讓彼此因合作建立情誼的機會。三是連結績效評估制度,設立為期6 年的留任獎金,吸引人才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