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策略團隊:成為行動裝置的入口
砸下高額行銷費用強打電視廣告的LINE,每個人都在好奇它的商業模式。進入LINE的發源地──日本NHN總部,LINE團隊已經不是去年那個依附在NAVER或HanGame之下的實驗性產品,挾著逼近5000萬的超高人氣,LINE將跳脫單純的簡訊、溝通App,透過貼圖小舖與官方帳號,下一步更要嘗試商店街與平台分潤機制。
桂綸鎂嘰哩瓜啦地抓著電話吵鬧,唱著不成調的歌。不僅活潑可愛的小鎂讓人會心一笑,許多台灣人也在問「她為什麼可以免費傳訊講電話」、「什麼是LINE」、「什麼是App」,決定這項台灣首支手機App廣告強打案的,正是LINE的母公司「韓國NHN」集團。
韓國NHN集團,對台灣人來說也許有些陌生,但它不只是韓國最大的網路公司,甚至引領亞洲網路產業發展。它旗下擁有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NAVER,市占率高過七成,台灣雅虎奇摩再創高峰的問答服務「知識+」,正是來自於NAVER「知識IN」的啟發。
NHN旗下同時擁有韓國最大遊戲入口網站HanGame,其所創建的「虛擬角色」(Avatar)模式,更是為網路產業開創全新的營收管道,中國騰訊、盛大等遊戲入口網站都可看到HanGame的影子。
NHN的全稱是Next Human Network,顯見該企業打造下一代人類網路的雄心。
全球8千多位員工正朝向同樣的目標前進──「素不相識或相隔遙遠的人,從昨天到今天,從今天到明天都能聯繫起來,透過網路人們能更自由地交流,創造一切都能互相連結、更加廣闊的世界。」
NHN創辦人,也是韓國網路界傳奇人物李海珍,相當重視LINE的發展,在內部時常提到三個關鍵字:「用戶喜愛、移動環境、全球化」。第一項是創業之初就信奉的服務核心,後兩項則是近年全力推動的項目。
2011年11月,《數位時代》首度參訪策畫研發LINE的日本團隊,當時LINE上線將滿五個月,下載量剛破500萬,日本團隊相當興奮,對於LINE的潛力充滿想像。但即使已經擬定1億下載量的目標,卻沒把握達成的時間。如今事隔七個月,LINE下載量已十倍成長!直逼近5000萬。NHN日本網路服務部策略行銷長舛田淳說:「『行動裝置的入口』還是LINE的目標,而現在用戶已經夠多,我們將往『平台』定位發展。」
再次走進位於東京品川區的NHN日本辦公室,LINE團隊所擁有的區域,從2011年集中的一小區,擴張並擴散成三大區塊。LINE不斷從外部招募、內部調派,原本30多人的團隊,現增加到60至80人,不僅陣仗越來越龐大,團隊對於LINE的想像不再是「研究中」、「討論中」,而是更多篤定的決策與規劃。
三個標準檢視平台實力
「我們用三個標準來檢視LINE能不能成為一個平台,一是用戶數夠不夠多,二是服務能不能無縫式連結,三是能夠收益的商業模式,」舛田淳充滿自信地進一步說明。LINE現在用戶數符合第一項標準,「無縫式連結」則是指龐大的用戶能不能轉換到其他相關服務。目前LINE除了手機版本外,也推出能相容Windows與 Mac兩種作業系統的電腦版本軟體,只要使用信箱綁定功能,就能把你的帳號和email綁定,使用email登入。
除了裝置端的擴展,LINE也趁著LINE camera新服務的發布,測試使用者對於轉換服務的接受程度。舛田淳表示,LINE camera以兩種方式宣傳:發布新聞稿及系統發送訊息,一個月內全球下載量超過600萬,已符合第二項標準。
第三項標準則是攸關生存的商業模式。LINE團隊為了測試用戶願不願意消費,於2012年4月推出「貼圖小舖」,用戶可以付費購買特別版貼圖,同樣採用發新聞稿與系統發送訊息的方式傳播。小舖上線第一天立刻衝上台灣與泰國iPhone App Sotre付費金榜第一名,第二天登上日本區第二名。對於在付費榜上多半是遊戲App天下的日本來說,LINE camera的爆發力受到高度矚目。
通過「平台實力」的期中考,LINE團隊相當振奮,更加大膽規劃未來,隨即在6月份推出第二個商業模式「官方帳號」,以免費的藝人帳號建立用戶使用行為,再帶入付費的企業帳號。日本可愛教主Becky是首波進駐藝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Becky的朋友數就高達125萬!Becky說:「我在Twitter經營半年才有60萬追隨者,用LINE的話,5天就有60萬人。」
至於第一個付費企業則是電影《蜘蛛人》,在LINE平台上同時發布付費貼圖與官方帳號,透過電影的整合行銷,上線兩周,LINE裡面的蜘蛛人已經擁有110萬名朋友。
舛田淳透露,企業官方帳號的付費方式,主要是根據宣傳次數與朋友數量而有所差異,採用「月費制」,全球各地市場收費將會不盡相同。
至於下一步商業模式,LINE團隊有三個可行的計畫:第一個是藝人帳號的付費模式,如增加藝人自己的收費貼圖,或另外開設收費版官方帳號,藝人可以發布一些平常不公開的生活照片,或是新唱片發行之前的試聽版、音樂會的預售票,想像空間不小。
另外兩項則是更具殺手級架式的「商店街」與「第三方開發商的分潤」。舛田淳表示,「LINE不會做單純的banner廣告,但可以具有購物性質,也許商店可以利用LINE平台開店。電子商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領域,已經正式開始研究各種可能性,下半年會做出嘗試性服務。」
只做「取代型」服務
LINE於7月份全面啟動平台開放策略,全力宣傳第三方開發商與LINE平台串接,開發商可以透過交遊廣闊的LINE,快速接觸到消費者。上架商品基本上都會經過LINE官方審核,不僅能豐富自家內容,也能與開發商分享利潤,未來可望成為LINE的主要營收來源。
未來還會增加哪些新功能?舛田淳直言,LINE雖然開放了官方帳號,但最核心的還是與朋友之間的交流。LINE的強項是經營人們每天都需要做的事,而且對象是重要的親友,如打電話、發電郵,「LINE只做『取代型』服務,人們可能沒理由每天玩遊戲,或到社群網站寫東西,但打電話、收發電郵是需要的,這是LINE核心價值所在。圍繞這個核心,我們才能在上面附加商品與服務。」
NHN集團進駐日本市場,可以溯源到2000年,但搜尋引擎NAVER始終沒有打開市場,一度於2005年退出日本,兩年之後才又整頓軍容,重回市場。韓國NHN創辦人李海珍甚至坐鎮在日本管理。最近三年NHN推出許多特殊的網路服務,期望找到切入市場的空缺,但成長速度有限,直到LINE出現,才找到漂亮的著力點。剛滿一歲的LINE即將進入商業時期,人潮能否變錢潮,現在正是關鍵驗收時刻。
負責催生及營運LINE的NHN日本團隊,位於日本東京品川區的辦公室,幾個月前只有30多名夥伴,現在已增聘到80位。策略行銷長舛田淳表示,隨時都在缺人,隨時都在擴張。
對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是平台不能規避的責任。而平台需要先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需要去照顧這些服務,讓它從一顆蛋孵育成小鳥。
日本NHN重視開會時間管理,計時器只要翻轉就開始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