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腹瀉,但「媽媽,我要去拉了。」與「媽媽我肚子好痛!我要上廁所。」聽出這兩句話的不同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醫師林怡瑩表示,前者是病毒型腹瀉,比較不會出現腹痛,只是單純地想拉肚子;後者則是細菌型引起的腹瀉,不僅腹絞痛,而且還是急驚風型腹瀉。
感染性腹瀉 多因飲食不潔
台灣地處熱帶,一年四季都有腹瀉病例,但每年夏、冬仍各有一波高峰期。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趙舜卿指出,夏季腹瀉主要是因飲食不潔,讓細菌、病毒或細菌產生的毒素經由吃的方式進入體內,引起的腹瀉最為多見,稱為「感染性腹瀉」,約占腹瀉病例85%。
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病菌為沙門氏菌,其次為曲狀桿菌與志賀氏菌。趙舜卿認為,這與天氣太熱有關,氣溫高,容易造成牛、羊、豬、雞等肉類腐蝕,讓細菌找到宿主,如果不注意衛生習慣,很容易就會沾上食物,造成污染。 此外,忽冷忽熱的天氣,也會讓病毒跟著蠢蠢欲動,尤其是國人習慣在夏日來一碗剉冰,聽來是不錯的消暑方式,但要小心冰塊來源。「這些冰塊大部分是用生水製成,也就是另一個感染來源。」林怡瑩說,如果要安心吃剉冰,不如媽媽自製,因為家裡製冰的水都是開水。
細菌性腹瀉 伴隨肚子劇痛
細菌性腸胃炎的病症,通常先出現發燒、腹瀉,很少會出現嘔吐,而病毒性感染所導致的腸胃炎,大部分都是先嘔吐、發燒,一、兩天過後才會腹瀉。另一項爸媽可自行判定的是腹痛指數,林怡瑩說,細菌性腹瀉的孩子每次要上廁所前,常會多加一句:「我的肚子好痛!」
此外,趙舜卿指出,細菌性腸炎常會排出黏黏、糊糊的糞便,有時甚至伴隨血絲,「這是因為細菌侵犯的部位以大腸黏膜為主。」如果孩子腹瀉次數多,排便量大,就會使體內失水多,容易出現脫水症狀,應及時就診並給予點滴輸液,防止脫水甚至酸中毒;嚴重的可能出現驚厥、休克、腦病、心肌損害等。
一旦孩子出現感染性腹瀉,家長千萬別自行用藥,應及時到醫院由小兒科診斷治療,「畢竟孩子並非大人的縮小版。」林怡瑩六年前擔任實習醫師時,就親眼見到一位孩子疑似吃了強效型止瀉藥,的確不再拉肚子,卻造成腹膜炎、腹穿孔等更嚴重的個案。
強效型止瀉藥 孩童吃不消
這名男童大約四、五歲,到醫院時肚子痛到打滾,而且腹部明顯鼓起,猶如一顆大球,被送到醫院急診。問診後,男童的媽媽說,孩子因拉肚子先帶去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回家後吃了診所醫師開的藥,腹瀉情況不見緩和,於是再去複診,並要求醫師開強效止瀉藥。 果真,孩子吃藥後不再拉肚子,但沒想到兩天後,卻嚴重脹氣而且大叫肚子好疼,情況愈來愈嚴重,才被送到醫院急救。經過X光檢查後,發現孩子腸子破裂,已造成腹膜炎,緊急開刀處理,且在孩子的腹部裝了腸造廔(類似人工肛門),經過一年多修護期,才重拾健康。 林怡瑩不諱言,國人常有個觀念,認為看病就要速效,但孩子的神經發育系統不像大人般成熟,如果使用強效型藥劑或成人劑型,反而適得其反。以腹瀉為例,服用強效止瀉藥後,腸子蠕動減緩,甚至不動了,「這時在腸道的封閉空間內,細菌孳生會更快,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出現血絲便 務必趕快就醫
「腹瀉」這個名詞意謂著排便次數增加或糞便中含水量的增加,只要孩子精神好、體重沒有掉很多,就不必急著就醫,但如果出現血絲便,不管排便次數多寡,最好趕快就醫。 趙舜卿表示,在門診中,無法立即區分孩子腹瀉的因素,只能就臨床症狀的觀察,如血便、膿便、是否合併發燒等,並且參考糞便分析檢查,包括大便細菌或病毒培養及病菌或寄生蟲的血清檢查等,診斷出最可能的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