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誰是這十八年來教改的重要推手,也許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李遠哲。李遠哲在一九九四年入閣,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召集人,參與教改,並在一九九六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只是李遠哲只能說是訂定教改大方向的人,在教改的推行過程中,還必須配合各項修法,而這些教改法案的幕後推手則是振鐸學會理事長丁志仁。
綽號丁丁的丁志仁在一九八四年創立振鐸學會,這是少數在解嚴前就成立的民間組織。他說當時的教育體制是為政治服務,只有三所師大、九所師院可以培育老師,課程、教學完全統編。他認為台灣要走出戒嚴,走出自己的路,教育也一樣;所以雖然他曾是生物老師,但在創立振鐸學會兩年後就辭去教職,專心推動教育改革。
(圖片提供╱新新聞)
丁丁不輸李遠哲 比教育部長還熟悉教育政策
與其他教改團體不同,未躍上檯面的他長期穿梭在立法院與議會間,無形中對教育相關的法令規章特別熟悉,也因此成為藍綠立委的重要智囊。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他是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的國中學生,只是因為反對解嚴前的國民黨政府,與民進黨反而走得比較近。
不過在碰到重要的教育法案,他也會將擬定的法條內容分別向兩黨立委遊說,希望能盡快通過,因此可以發現某些兩黨的教育法規提案極近雷同,像是近期備受爭議的國民黨與民進黨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條例」都出自他的手筆。
過去與教改相關的法律都有他的影子,像是「教育基本法」、「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私立學校法」,可以說,他比所有教育部長都還熟悉教育政策,甚至在記者問到過去教改是否有瑕疵等尖銳問題時,他還會站在教育部的立場回應,可以說是比教育部長還專業的地下教育部長。
因此雖然教育部長在這十八年換了十位,但是丁志仁卻是多數教育部長的請益對象,現在他也是教育部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的委員。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對他的評價是:「從歷史上定位,他不亞於李遠哲。」
(圖片提供╱新新聞)
流浪教師製造者 與郝龍斌打筆仗
他把教育改革視為台灣解嚴的重要工作,為了達到真正的解嚴,台灣教育應該要讓師資、課程、教育財政與教育行政鬆綁,因此他推動「師資培育法」,將教師培育從「求過於供」的培育方針導向「供過於求」,無形中埋下流浪教師過多的問題伏筆。
在課程鬆綁方面,他特別著重在「一綱多本」,也就是藉由開放教科書由民間經營,打破思想僵化,他說,統一版本的教科書會「掐死所有的課程、教學發展,掐死所有教學實驗」,還會帶來政治干預,為了維護多元價值,應該支持「一綱多本」。所以在二○○六年郝龍斌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時,他還與郝龍斌大打筆仗。
而這次的十二年國教政策,他則有一套「分散式的菁英教育」的論述。他提到,分散式的菁英教育就是將成績好的學生分散到各社區高中與二線高中,分散的理由則是「比馬龍效應」。
何謂比馬龍效應?他說,比馬龍效應是指:對一個學生高期待,學生就會有高表現。
「把比較出色的學生分散在二線高中和區域高中,對學優生(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來說會有正面的比馬龍效應。而把比較優秀的學生集中在建中、北一女,只有前五分之一有正面的比馬龍效應,而五分之四的建中、北一女學生有負面的比馬龍效應。」他解釋,因為這些學優生在社區高中會成為小老師,是每個小團隊的牛首,如果到了建中或北一女,他們會變成牛尾,表現更糟。
而對程度中等的學生來說,「優質同儕是影響他進步的因素」,因此他認為,將成績出色的學生分散在社區高中就是十二年國教成功的關鍵。
(圖片提供╱新新聞)
誤解比馬龍效應 消滅公立明星高中
只是這個貫穿十二年國教核心的立論卻建立在錯誤的理論認知上。在教育心理學裡,比馬龍效應其實是說:老師如果給學生很高的期望,學生就會表現更好,這是正面的比馬龍效應;相反的,如果老師給學生很低的期望,學生就會表現得更糟,這是負面的比馬龍效應。
也就是說,丁志仁將比馬龍效應誤認為是「學生」對「自己」的期望所產生的現象,實際上,真正的比馬龍效應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所產生的結果。因此,「老師」才是影響學生成就的關鍵。
只是這樣的錯誤解讀,卻已經化作實際法條等著審查通過,也就是《新新聞》一三一七期提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條例」的「消滅公立明星高中」法條,將提高免試入學比例入法,來達到減少公立高中篩選學生的目的;而也有消息指出,教育部為了要公立高中支持十二年國教政策,放話將提高公立高中免試入學的比例,進而提早達到免試入學比例達到九五%以上的法條要求。
(圖片提供╱新新聞)
挑戰過度右傾的社會 反對者無緣見教育部長
不過對於十二年國教,捨我其誰的丁志仁理想更遠大,他說,台灣之前的教育改革是走出戒嚴,走出戒嚴後,下一部就是走向公共化。而目前台灣社會的一個顯著現象是政府失能,而台灣整個社會變遷的節奏大過人民公共性成長的節奏,因此應該要想辦法快速提升公共性,而教育扮演置高點的角色,又是右傾社會的立基,所以想要糾正這過度右傾的社會,就要從教育著手。
他認為,十二年國教就是一個中間偏左的政策,就是要挑戰過度右傾的社會,他說:「如果這樣的改革沒有碰到壓力,就是玩假的。」
問他這樣龐大的教育改革是不是應該先做小規模實驗後再修改實行,他認為,小規模實驗看不出成果,因此十二年國教一定要馬上做。
這樣的理想或許沒有太多人瞭解,不過他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網絡,藉由公共化極力推動十二年國教。包括結合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的力量,一起對教育部、立法委員遊說。所以在近期十二年國教推動期間,可以發現丁志仁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一起出現的身影。而教育部對他們也十分禮遇,在蔣偉寧上任一個月後,他們就到教育部幫蔣偉寧打氣;而五、六月出現許多十二年國教反對聲音的時候,他們也見到蔣偉寧,提供實行十二年國教應該讓社區也一起參與等達到公共化的建議。相比之下,眾多反對十二年國教團體與媒體連約訪教育部長的機會都沒有。
老師繼續疲於奔命 學生仍舊無法快樂學習
丁志仁還有許多爭議,身為生物老師的他,在開放民間編寫教科書的時候,被民間教科書業者邀請擔任「社會科」教科書的召集人,面對這樣是否專業的質疑,他說他長年從事社會運動,對於編寫社會科教科書的興趣比自然科高;另外,雖然在郝龍斌宣布「一綱一本」政策之後就辭去民間教科書的職位,但是他的夫人卻仍是民間教科書的編輯,對此他認為並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眼光。
如果說過去九年一貫課程實行的失敗是教育部倉促上路的後果,那十二年國教如果失敗,原因就是為了實踐這位地下教育部長丁志仁的狂想,而這個狂想建立在一個誤用的教育理論,以及與台灣大多數民眾對立的立場之下。
面對馬政府只顧著個人政績,卻不管其他反對團體對於政策的質疑和焦慮,台灣教改註定是一場實驗,只是與過去不同的地方是,過去教改還會進行小規模實驗,現在則是全體師生一起參與的大實驗,對高中職、國中、國小三百萬學生與二十萬老師來說,這是改變台灣教育的奇蹟?還是再一次將老師玩弄得疲於奔命,學生仍舊無法快樂學習的錯誤政策?只能確定的是,這場實驗風險極高、賭注極大,誰會是贏家只有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