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衝進急診室尋仇,醫護人員被罵、被打、砍成重傷,救命的急診室,為何容許暴力橫行?如何還給醫護人員安全的工作場所,也讓病人安心就醫?
「台灣最安全的急診,警察杯杯就在您身邊」
今年6月底,台灣急診醫學會舉行學術研討會,場外的徵才訊息中,嘉義基督教醫院主打安全的工作環境,強調警察局就在急診隔壁,如有狀況警察可以火速趕到。海報上還有警局與醫院比鄰的照片,以茲證明,並畫了一個卡通版的警察杯杯(伯伯),十分逗趣。
但逗趣的背後,卻反映出急診醫護人員長期遭受暴力威脅的悲哀。
去年3月,彰化基督教醫院員生分院急診醫師左立青遭酒醉病人及友人聯手打傷,眼部瘀青流血,縫了40餘針,並有顱內出血現象。
不到一個月後,新北市恩主公醫院急診醫師林憶直遭酒醉病人的友人呼了一巴掌,接著一群人衝進來對醫護人員一陣亂打,他又被打了10幾拳。他在急診工作10年,已是二度被打,領悟出自保之道︰不能還手,否則會被認為是互毆;被打時要閃到有監視錄影器的地方,才能留下證據。
然而,這些上媒體的暴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可能還有幾十倍的語言及肢體暴力事件沒曝光,」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維謀說。
幾乎每個急診醫護人員都有自己的受暴「血淚史」︰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專科護理師蘇柏熙曾因制止病人友人吵鬧、干擾其他病人,而被對方架住脖子、叫他出去談判。「心裡很害怕,不知道外面還有多少人。」
新光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張志華有次幫病人縫傷口時,病人的仇家竟追進急診,抄起一把椅子砸過來,「好險我眼角瞄到黑影,閃得快。」
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認為,急診暴力不是偶發的意外,而是隨時隨地可能發生的社會病態。
他的研究發現,近九成的急診醫師、超過七成的急診護理人員曾遭語言或肢體暴力威脅,37%的急診醫護曾受到暴力攻擊,他自己就曾被酒醉病人打。「在這樣不安全的環境裡工作,我們能安心照顧病人嗎?」
急診暴力,病人也受害
急診暴力對醫護人員的衝擊不容忽視。
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副護理長麥嘉萍等人研究發現,急診護理人員在遭受暴力後,最常見的壓力反應是生氣、疲倦乏力感、挫折感、缺乏耐性及害怕。
蘇柏熙曾遇過病人遭黑道尋仇,追到急診室外放槍示威,嚇壞了醫護人員,後來院方請他們吃豬腳麵線壓驚。「面對SARS,我都沒有那麼害怕。我們也怕SARS,但會彼此鼓勵、做好防護,但子彈卻無從防備。我寧願面對疾病,也不願面對暴力!」
另一位資深急診專科護理說,暴力事件往往讓醫護人員懷疑工作的意義︰自己明明是在救人、助人,為什麼卻莫名其妙成為暴力的受害者?這工作值得我這樣付出嗎?「急診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大,又容易有醫療糾紛,有時暴力事件會成為引爆點,加深醫護人員想離開的念頭。」
其實病人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一位急診醫師透露,有次他在治療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同時有名男子帶著發燒的小孩來就醫,大聲咆哮、要求醫生馬上幫他小孩看病,這位醫師不得不暫時放下手邊的病人出去處理。「如果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如果你是病人的家屬,會做何感想?」
彰基急診醫療體系部主任周志中說,當醫護人員受暴力威脅,心情、工作效率都會受影響,「對其他病人非常不公平。」一位急診護理師直言,「每次遇到暴力,我的工作效能就降到冰點,也容易出錯。潑冷水很快,要再燃起熱情卻很慢。」
|